王丹,字仲回,京兆下邽人也。哀帝、平帝时,仕州郡。王莽时,连...阅读答案

发布时间:2020-07-29 08:00:12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王丹,字仲回,京兆下邽人也。哀帝、平帝时,仕州郡。王莽时,连征不至。家累千金,隐居养志,好施周急。每岁农时,辄载酒肴于田间,候勤者而劳之。其堕懒者,耻不致丹,皆兼功自厉。邑聚相率,以致殷富。其轻黠游荡废业为患者辄晓其父兄使黜责之没者则赙(拿钱财帮助别人办理丧事)给亲自将护。其有遭丧忧者.辄待丹为办,乡邻以为常。行之十余年,其化大洽,风俗以笃。        丹资性方洁,疾恶强豪。时河南太守同郡陈遵,关西之大侠也。其友人丧亲,遵为护丧事,赙助甚丰。丹乃怀缣一匹,陈之于主人前,曰:“如丹此缣,出自机杼。”遵闻而有惭色。自以知名,欲结交于丹,丹拒而不许。 会前将军邓禹西征关中,军粮乏,丹率宗族上表二千斛。禹表丹领左冯翊,称疾不视事,免归。后征为太子少傅。 时大司徒侯霸欲与交友,及丹被征,遣子昱候于道。昱迎拜车下,丹下答之。昱曰:“家公欲与君结交,何为见拜?”丹曰:“君房①有是言,丹未之许也。” 丹子有同门生丧亲,家在中山,白丹欲往奔慰。结侣将行,丹怒而挞之,令寄缣以祠焉。或问其故,丹曰:“交道之难,未易言也。世称管、鲍,次则王、贡,张、陈凶其终,萧、朱隙其末②,故知全之者鲜矣。”时人服其言。 客初有荐士于丹者,因选举之,而后所举者陷罪,丹坐以免。客惭惧自绝,而丹终无所言。寻复征为太子太傅,乃呼客谓曰:“子之自绝,何量丹之薄也?”不为设食以罚之,相待如旧。其后逊位,卒于家。             (《后汉书•卷二十七》) 注:①君房:侯霸的字。②次则正、贡,张、陈凶其终,萧、朱隙其末:吉、贡禹均为后汉昭宣时琅邪人,二人志同道合。张耳、陈余,两人初为刎颈之交,后兵戎相见。萧育、朱博,初萧育举荐朱博,后有隙,不能相终。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其化大洽,风俗以笃             笃:淳厚 B.禹表丹领左冯翊,称疾不视事        视事:探视 C.丹怒而挞之,令寄缣以祠焉       祠:吊唁        D.世称管、鲍,次则王、贡         称:称赞 2.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王丹“资性方洁”的品行的一组是                (    )        ①王莽时,连征不至。 ②每岁农时,辄载酒肴于田间,候勤者而劳之。        ③自以知名,欲结交于丹,丹拒而不许。        ④结侣将行,丹怒而挞之。        ⑤禹表丹领左冯翊,称疾不视事,免归。        ⑥客惭惧自绝,而丹终无所言。        A.②④⑤               B.①④⑥               C.②③⑥               D.①③⑤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王丹乐善好施,常常在农忙时慰劳那些勤劳者,那些懒惰者因为得不到王丹的赏赐而感到羞耻,都加倍努力自我发奋。于是整个城邑大家都相互效仿,以至变得很富裕。        B.河南太守陈遵为朋友的亲人办丧事提供了很多财物,王丹怀缣前往,怒斥陈遵拿不义之财炫耀自己,让陈遵感到很惭愧。        C.前将军邓禹去关中西征,缺乏军粮,王丹率领宗族献上了二千斛粮食,由此可以看出王丹深明大义,心忧国事。        D.王丹认为,交朋友是一件很复杂的事情,实在不容易说清楚其中的道理,因此,对儿子的行为非常生气。 4.为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把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其轻黠游荡废业为患者辄晓其父兄使黜责之没者则赙给亲自将护。 (2)昱曰:“家公欲与君结交,何为见拜?”丹曰:“君房有是言,丹未之许也。” (3)吾少孤,及长,不省所怙,惟兄嫂是依。

网友回答

1.B(视事:办公) 2.D(②说王丹奖励勤劳 ④说王丹对儿子交友的态度 ⑥说王丹的宽容 ) 3.B(王丹并没有怒斥陈遵,而是含蓄地表达自己的不满。) 4.(1)其轻黠游荡废业为患者/辄晓其父兄/使黜责之/没者则赙(拿钱财帮助别人办理丧事)给/亲自将护。 (2)侯昱说:“家父想跟您结交,你为什么拜谢我?”王丹说:“君房说过这话,但我没有答应他呀。” (3)我自幼就是孤儿,等到长大了,都不知道父母是谁,只依靠哥哥嫂嫂。
以上问题属网友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