瓶子里装有21%的盐水500克,现在分别加入300克的盐水A和700克的盐水B后,瓶子里的盐水浓度变

发布时间:2021-02-25 01:30:45

瓶子里装有21%的盐水500克,现在分别加入300克的盐水A和700克的盐水B后,瓶子里的盐水浓度变为19%,现已知所加的盐水A中所含盐分是盐水B的2倍,问盐水A的浓度是多少?

网友回答

设盐水A的浓度是X,则B为0.5X
21%*500+300*X+700*0.5X=(500+700+300)*19%
105+650X=285
650X=180
X=18/65
X≈36.1%
盐水A的浓度是36.1%
======以下答案可供参考======
供参考答案1:
40% ,现已知所加的盐水A中所含盐分是盐水B的2倍
21%*500+300*X+300*0.5X=(500+700+300)*19%
供参考答案2:
新课程理念下指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初探
一、历史学科开展探究性学习的必要性 国务院《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要“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历史学科是人文教育的重要内容,长期以来,MBT Cip?,中学历史教学存在着许多令人尴尬的问题:其一,为了应付考试,课堂上,老师卖力地讲,学生费力地听和记,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创新意识得不到发挥。下了历史课,学生不是心情娱悦,而是疲惫心烦。其二,由于历史教材是历史发展的高度浓缩,多是一些干干巴巴的结论,史实很少。一个历史事件的来龙去脉、一个历史人物的功过是非,都是草草几笔,学生很难理解,也无法接受,只能是硬着头皮去想去背,严重地挫伤了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和求知欲。其三,在平日的历史学习中,学生付出的很多,可收获却很少,劳而不获的失落感令人痛心。基于以上原因,我们迫切需要进一步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把国务院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突出特点??探究性学习不断发扬和深化。 所谓探究性学习,是学生从学科或生活中的问题出发,通过形式多样的探究活动,以获取知识技能,培养实际能力,获得情感体验为目的的学习方式。历史学科的探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历史教师的指导下,从历史学习和社会现实中选择有价值的研究课题,以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为基础,通过个人与他人合作的方式,学会对大量信息的收集、分析和判断,从而增进思考力和创造力。由此可见,探究性学习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和学习方式,使课堂教学发生了根本性变革: 第一,探究性学习改变了传统的师生观。教师不再是课堂教学主体,而是教学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是为学生的学习服务的。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师生之间是平等合作的关系。 第二,探究性学习改变了传统的教材观,教材不再“唯书”,“唯纲”,而是突破教材范围,取材于社会生活,取材于学生学习兴趣。学生通过选取自己感兴趣的问题探究,既增强了学习的兴趣,又培养了学生积极探索的精神和勇气。 第三,探究性学习改变了传统的学习方式。学生学习的空间不再局限于教室、教师、课本之间,而是面向社会。充分利用现代信息资源,广泛汲取知识营养,增强其学习的自主性和创造性。 第四,探究性学习有利于学生态度的形成、品德的提升和情感的陶冶。素质教育重在把眼光放在培养学生现代生活意识以及态度、决策、交往、创造、应变等方面的素质,使学生能适应未来社会生活的需要,并且能创造美好的生活,探究性学习充分体现了这一点。 那么,如何指导学生开展探究性学习活动呢?笔者根据我校高中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学习能力,对教材内容进行了挖掘、整合,对课堂教学形式也进行了重新设计,适时、适宜、合理地采用探究性学习方式,让学生具有自主和自由学习的时间和空间,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探索学习,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逐步提高探究能力。下面谈谈我的一些做法和设想。 二、如何指导学生开展探究性学习 (一)、改变传统的授课方式,营造探究学习课堂 传统的历史课总是“满堂灌”、“填鸭式”,burberry sale,教师力求把历史背景、历史过程、历史结论等教材中的知识点都全部灌输给学生,唯恐漏讲了某一点,某一点分析得不够仔细,就觉得对不起学生似的。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教师必须清醒地认识到,这种“面面俱到”的做法只能是一厢情愿,因为学生的学习兴趣得不到调动,学习积极性得不到发挥,其对历史知识的掌握只能是被动的、低效率的,而其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就更死板、缺乏生气了。笔者在高中历史教学过程中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热情。 1、 虚拟历史情境,培养情感体验,激发探究兴趣 在讲授中国古代史秦汉民族关系和对外关系的时候,我让学生扮演英国商人,然后问他:“你要经丝绸之路到中国长安,沿途该怎么走?”“为了能购买更多的丝绸,你要带些什么东西到中国出售?”“一路上你要经过哪些国家和地区?几种地型?”再让学生扮演大秦使臣,问:“从大秦到中国需要经过几大洋,几个海峡?”“假如你想在中国定居,你最喜欢哪个城市?”“让你在中国接受教育,该上什么学校?”通过让学生融进角色,体验历史,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中国古代史的民族关系、对外关系和经济史部分的教学,教师都可以借助虚拟的历史情境来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2、 搭建辩论舞台,创设探究空间,提高探究能力 对中外历史人物的评价、历史事件的分析及历史现象的评论等,我在教学过程中鼓励学生要敢于打破教材的定性结论,并结合所学知识展开分析,得出自己的结论。如评价拿破仑,洋务运动利大还是弊大?如何全面看待李鸿章,辛亥革命是成功了还是失败了?国民政府前期的统治是否具有进步性等话题,我先布置学生查阅相关资料,然后在课堂上抽出时间让学生分成正反两方,展开辩论。这样,学生得到表现的机会,非常踊跃,课堂气氛也相当活跃。当然,学生辩论结束后,教师一定要画龙点睛,做出点评和总结。 3、 密切联系实际,结合社会生活,挖掘探究资源 历史是过去发生的事,对学生来说在时间和空间上都很陌生,而大量的历史知识又与社会生活相联系。因此,密切联系社会生活,帮助学生缩短历史与现实的距离,有助于让学生感悟历史,以史为鉴。同时也有助于使学生关注社会现实,挖掘探究性学习资源。在讲科举制时,我首先让学生讨论今天考试制度的利弊?让他们谈谈对目前的考试制度有什么新的建议?这个关系到每位
以上问题属网友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