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威的教育思想】杜威教育思想产生的背景有哪些

发布时间:2021-03-20 23:06:15

杜威教育思想产生的背景有哪些 历史

网友回答

【答案】 (1)杜威关于经验的论述,在教育哲学史上是一块重要的里程碑.西方教育哲学源于古希腊,一开始便存在着理性与经验的争论.德谟克里特是一位唯物主义者,他的著作没有被保存下来,人们只能从其著作的残篇和其他人著作中的转引来窥见其一二.德谟克里特看重感觉经验,他认为真理与显示于感官的东西毫无区别,凡是对每一个人都显现、并且每一个人都觉得存在的东西,就是真的.唯心主义者则看重理性,苏格拉底认为“万物皆备于我”,教育的使命是“认识自己”,而不须凭靠经验.柏拉图承认有理性,它存在于理念世界之中;承认有经验,它存在于现象世界之中.理性是纯全的,经验则是虚幻的.教育的宗旨是使人摆脱现象世界中假、恶、丑的经验,借回忆使人复归于理念世界的理性.亚里士多德倡导自由教育,认为崇尚理性是自由人的价值所在,而经验则是人们谋求理性的障碍.早期中世纪,基督教神学霸居一统,在经院哲学内部,理性论与经验论的争论也以理性论占居上风而告终.文艺复兴时代,经验论又复抬头.夸美纽斯处于中世与近代之交,在他的教育哲学中已明显出现经验论的倾向.培根则响亮地提出“知识就是力量,力量就是知识”的口号.培根之后,洛克提出“白板说”,批判先天观念,提倡感觉论.洛克的教育哲学中埋伏着唯心主义的内部经验论,而与唯物主义的外部经验论并存于统一的哲学体系之中.洛克的后继者各取所需;18世纪法国唯物主义者狄德罗继承了洛克的唯物主义感觉论;而英国的主观唯心主义者贝克莱却利用洛克的唯心主义.(2) 杜威的基本倾向是用“经验”这个概念包揽一切,主体和客体、人和环境、精神和物质、知和行等,统统被收入经验的范畴.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浑然一体,名为“经验”.主要的教育观点是:主张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学习,提出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经验.在做中学.提倡儿童中心、经验中心、活动中心.与赫尔巴特的思想针锋相对.带有狭隘的色彩经验主义.
以上问题属网友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