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大全
查看
题库大全
题库
考试培训
财会类题库
网络知识
作业答案
作业习题
蚂蚁庄园答案
当前位置:
题库大全
作业答案
苏联社会主义制度确立的标志是 A1936年苏联新宪法颁布 B.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实施 C.1921年新经济政策的实施
苏联社会主义制度确立的标志是 A1936年苏联新宪法颁布 B.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实施 C.1921年新经济政策的实施
发布时间:2020-12-08 23:21:56
苏联社会主义制度确立的标志是 A.1936年苏联新宪法颁布 B.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实施 C.1921年新经济政策的实施 D.斯大林模式的建立
网友回答
(答案→)
解析:略
以上问题属网友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仅供参考!
上一条:
列宁说,新经济政策是用一种改良主义的办法来解决苏维埃国家过渡时期经济发展战略任务的政策。这里的“改良主义”指的是DA. 农民向国家交纳固定的粮食税B. 建立集体农庄,实现社会主义工
下一条:
下列关于新经济政策说法错误的是 A用粮食税取代余粮收集制 B.贯彻按劳分配的原则 C.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推动了国民
资讯推荐
20世纪20年代初的某一天,莫斯科街头巷尾一下子出现了许多小店铺。原本冷清的街道热闹了起来,在市中心剧场广场的街道两旁挤满了卖物件的人们,一片热闹景象。不远处能闻到菜肴的香味,这是
中国、苏俄(苏联)两国革命和建设道路的探索过程既有相似之处,也存在差异。探究一:对两国革命道路的探究(填空)(2分)苏联武装起义的爆发,开辟了以城市为中心的革命道路。而中国 革命根
美国人哈默最早在苏俄经营租让企业,他还劝说反共的大资本家亨利·福特到苏俄开办企业。后来,福特成了在苏俄经销福特汽车和拖拉机的唯一代理人,美国其他公司也一拥而上。该现象出现是因为苏俄
1937年,假如你踏上苏联的国土,你能看到的是C①农民在集体农庄的田间用餐 ②市场上书商正在批发新出版发行的宪法 ③苏联建立起飞机、汽车、化工等部门 ④苏联军民开始抗击德国法西斯A
某班举行历史辩论会,下图所示为双方辩手的主要观点。据此判断此辩论会的主题应该是【】A. 农奴制改革的利弊B. 新经济政策的利弊C. 斯大林模式的利弊D. 罗斯福新政的利弊
英国前首相丘吉尔曾经说,“他接过的是一个扶木犁的穷国,他留下的是一个拥有核弹的强国。”这里丘吉尔评价的“他”是BA. 列宁B. 斯大林C. 赫鲁晓夫D. 勃列日涅夫
丘吉尔曾说过:“斯大林是一个世上无出其右的最大的独裁者,他接过俄国时,俄国只有木犁,而当他撒手人寰时,俄国已经拥有核武器。”苏联之所以能取得如丘吉尔所说的这一重大成就,主要是因为A
在人类现代化的进程中,世界性大国发挥着重要作用,深刻影响着世界历史的进程。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10分)材料一 1921年春,苏俄发生大面积灾荒,3000多万老百姓
1921年3月,为缓和国内的政治经济危机,俄共(布)“十大”通过了新经济政策,规定A. 实行全民配给制B. 禁止私人经营企业C. 征收固定的粮食税D. 取消商品买卖
2014年3月克里米亚宣布脱离乌克兰独立,克里米亚事件与前苏联有密切的关系。乌克兰曾经是苏联的加盟共和国,与它同时加入苏联的国家有A①俄罗斯联邦 ②白俄罗斯③外高加索联邦④吉尔吉斯
一个苏联工人说:“他们假装给我们工资,于是我们也假装我们的工作。”这段话突出反映了CA.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存在严重的弊端B. 新经济政策不在适应当时的国情C. 斯大林体制伤害了
列宁在十月革命后提出一个著名的公式:苏维埃政权+普鲁士的铁路管理秩序+美国的技术和托拉斯组织+美国的国民教育……=社会主义。下列能够体现这个公式含义的是BA.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B.
“我们所以采取新经济政策,就是因为它为社会主义服务,当它不再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时候,我们就把它抛开(了)。”结合所学知识判断最有可能讲这番话的苏联领导人是BA. 列宁B. 斯大林C.
下列革命和改革引起社会性质变化的是C.①法国大革命②俄国1861年改革③中国辛亥革命④俄国十月革命A. ①②③④B. ②③④C. ①②④D. ①③④
图形标志用于表达特定的历史或事物信息。下图是 A. 奥运标志B. 不结盟标志C. 欧盟旗帜D. 苏联标志
“我们计划……用无产阶级直接下命令的办法在一个小农国家里按共产主义原则来调整国家的产品生产和分配,现实生活说明我们错了。”列宁为纠“错”而采取的措施是A. 实施“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我国有计划的社会主义建设开始于1953年,至今仍在施行。你知道我国借鉴的是哪一国家的做法吗?A. 苏联B. 美国C. 俄罗斯D. 印度
在20世纪的世界历史上,三位杰出领导人的重大举措取得了显著成效,一定程度上挽救了现代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国家。据所学知识回答:(1)____领导苏俄探索社会主义道路,在1921年废止
邓小平说:“社会主义究竟是什么样子,苏联搞了很多年,也没有完全搞清楚。可能列宁的思路比较好……”邓小平认为列宁比较好的“思路”是A. 实行新经济政策B. 进行十月革命C. 实行赫鲁
引起下表数据变化的主要因素是BA. 发展商品经济B. 实行农业集体化C. 赫鲁晓夫改革D. 戈尔巴乔夫改革
“苏联制度的设计用意,在于尽快将一个极落后的国家,早早送上工业化的大道……尽管这个制度极其缺乏效率……但毕竟达到目标。”此材料评价的历史事件应该是A.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B. 新经济
有人说,“对于苏联农民而言,1920年的秋天阴云密布,1922年的春天阳光灿烂”。这里“阳光灿烂”的原因是实行了A.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B. 新经济政策C. 农业集体化D. 社会主义
改革和创新,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它与我们的生活也密切相关。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集小乡邑聚为县,置令、丞,凡三十一县。——《史记》(1)材料一反映了战国时期哪一变法的内容?(2分
1921 年,苏俄农民可以在市场上自由出售粮食,促使这一变化的是A.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B. 新经济政策C. 新宪法D. 赫鲁晓夫改革
苏俄(联)通过大力发展商品经济,促进国民经济恢复和发展的措施被称为AA. 新经济政策B. 斯大林模式C. 赫鲁晓夫改革D. 戈尔巴乔夫改革
(12分)中俄是友好邻居,也是世界舞台上的重要力量。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读下图(1)根据所学知识,回答图中农奴欢呼的理由是什么?(4分)材料二 毛泽东曾高度评价这场革命:
在苏联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中,最能发展商品经济,改善人民生活的是AA. 新经济政策B. 斯大林模式C. 赫鲁晓夫改革D. 戈尔巴乔夫改革
斯大林说:“工业化的中心,工业化的基础,就是发展重工业(燃料、金属等等)。”下列关于20世纪二三十年代苏联工业化的说法,不正确的是BA. 工业化的方针是优先发展重工业B. 人民的生
苏维埃政府没收地主寺院的土地,分配给农民耕种是通过BA. 《告工人、士兵和农民书》B. 《土地法令》C. 《土地法大纲》D. 《宅地法》
下列事件不可能发生在1919年的苏俄的是C①苏维埃政权在全国范围内建立起来 ②农民到集市上卖余粮 ③周末上班工资翻倍 ④在前线继续和德军作战A. ①②③B. ①②④C. ②③④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