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分)二战以来,中美两国均对对方呈现过不同的媒体报道,从中亦可见证两国交往历史的变迁。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伴随着朝鲜战场烽烟四起,成吉思汗的好战形象重新在美国人脑海中浮起,中

发布时间:2021-01-08 14:35:59

(16分)二战以来,中美两国均对对方呈现过不同的媒体报道,从中亦可见证两国交往历史的变迁。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伴随着朝鲜战场烽烟四起,成吉思汗的好战形象重新在美国人脑海中浮起,中国被视为莫斯科的“傀儡”和忘恩负义的“侵略者”。中国在美形象也进入了一个新历史时期。
——王立新《试论美国人中国观的演变(18世纪~1950年)》
材料二 《人民日报》对美报道语态所占比例对比统计
 
1960年1月至3月
1975年1月至3月
1985年1月至3月
积极报道
0(0%)
2(2%)
51(14%)
消极报道
323(95%)
81(87%)
88(24%)
中性报道
16(50%)
10(11%)
224(62%)
 
材料三  2010年美国人给中国打分为49%,基本是处在所有被调查国家的“中间地带”。超过半数(52%)的美国人认为中国既不是合作伙伴也不是敌人,25%的美国人认为中国是合作伙伴,只有17%的美国人认为中国是敌人。
——据美国知名民意调查机构皮尤研究中心的调查
材料四 中国国内民族情感的上升,美国经济的紧张,以及中国经济模式的改变,所有这些都会影响中美的共同利益。……来自中国最大的挑战并不是在国际上的地位,而是中国对于现在全球化体系的不满。
——《时代周刊·来自中国的新挑战》(2010年)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这一时期美国人的中国观,并结合所学简述其形成的历史背景。(6分)
(2)据材料二指出中国媒体对美国形象的塑造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并结合所学分析,促成这种变化的原因有哪些?(5分)
(3)据材料三、四分析,近年来美国对中国的主要印象是什么?美国认为中国在哪些方面对其形成挑战?(5分) 

网友回答

(答案→) 
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阅读信息和根据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材料中“成吉思汗的好战形象”和中国被视为莫斯科的“傀儡”和忘恩负义的“侵略者”等信息可以直接概括的出美国人的中国观:中国是莫斯科(苏联)的“傀儡”;是忘恩负义的“侵略者”。影响外交的因素与国家性质、国家利益、国家实力和国际形势有关:当时两大阵营对立,中国加入社会主义阵营,奉行一边倒的外交政策,再加上直接原因朝鲜战争的爆发,美国处于霸权主义利益,对中国持敌视态度。
(2)本题考查学生比较分析和根据所学解决问题的能力。表格分成三个阶段:60年代、70年代中期和80年代中期。实际上借中国对美国的报道语态考查中美关系的变化,变化原因实际上考察70年代外交突破和新时期外交政策的三个调整。通过比较不难看出变化:片面(否定)到客观(由消极为主到中性积极为主)。这一变化和中美关系的改善、国际形势走向缓和以及中国调整工作重心,加快经济建设有关。
(3) 从材料三中美国民调数据和倾向来看,美国人对中国的认识既有友好的一面又有敌对的一面,因此可以得出:亦敌亦友。美国认为中国对其形成挑战问题可结合“中国国内民族情感的上升”得出文化价值观上的挑战,毕竟中美在社会制度意识形态和文化理念上有很大区别;“中国经济模式的改变”可得出经济发展模式的挑战,中国实行的是与资本主义不同的市场经济;“中国对于现在全球化体系的不满”可以得出中国对美国为主导的国际政治经济旧秩序和单边主义的行为不满。
以上问题属网友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