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答题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采用机器来缫丝已引起很多人的反对……机器动力代替手工操作,使人们在幻想中觉得恶果很多,这是主要的反对理由。……第二个理由因为男女在同一厂房里作工,有伤风化。第三个理由是……工匠操纵机器,技艺不纯熟,容易伤人。人们又反对汽笛声音太吵闹,机器响声太大。又说高烟囱有伤风水。——1874年《捷报》卷12材料二:中国资本家组织了一个公司,使用外国机器轧花……以资本五万元开始营业。日本大阪造的机器,包括蒸汽机和锅炉……已于1887年(光绪三年)十月运到宁波。材料三:公司是私家经营,职工有外籍技师一人,中国职工大约一百人。……它迄今还没有分付股息。因为这个缘故,同时又由于原料昂贵与日本纸的竞争,业务难以改进。此厂已濒于停业——希望它只是暂时停业。——《海关十年报告》请完成:(1)上述材料中所述的公司是什么性质的企业?(2)根据材料一,把有关缫丝厂投产后艰苦创业、生产经营的重要情况,概括提炼,逐条列出。(不得照抄材料原句)(3)综合分析上述三则材料,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网友回答
(1)民族资本主义企业。(2)机器缫丝业同手工缫丝业发生利益冲突;机器缫丝业受到旧习俗旧观念的反对;缫丝厂存在污染环境和工人技术不熟练的问题。(3)中国民族工业受到外国资本主义的压迫和束缚,同时又对外国资本主义有一定的依赖关系,因此中国民族资产阶级既有反侵略的革命要求,又有妥协性软弱性。中国民族工业是在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夹缝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虽然它代表了先进的生产方式,但是由于资金少规模小技术力量薄弱,虽然它有反对外国资本主义侵略和本国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压迫的革命要求,但同时又不能不依赖于对方,具有一定的妥协性,所以无力领导中国民主革命取得胜利。解析本题考查历史资料的分析和归纳能力。从材料中可以看出,材料叙述的是民族资本主义企业。第(2)问重点是考查归纳能力。材料一和材料二中叙述的是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企业的艰苦创业、生产经营的情况,主要有:使用外国技术(显示中国企业的技术落后),资金较少,机器生产使大量手工业者失业,男女同厂工作、高烟囱(旧习俗的影响),污染严重,工人技术水平低下等问题。材料三叙述了民族企业发展的艰难,工厂濒临倒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