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9月18日,欧盟和中国草签了中国参与伽利略项目的协议,这标志着欧洲和我

发布时间:2020-07-12 11:36:11

2004年9月18日,欧盟和中国草签了中国参与伽利略项目的协议,这标志着欧洲和我们都将拥有自己的卫星导航定位系统,伽利略系统将由 27 颗运行卫星和 3 颗预备卫星组成,可以覆盖全球,预计于2008年投入使用。卫星的轨道高度为 2.4×104 km,倾角为 56o ,当某颗工作卫星出现故障时,预备卫星可及时顶替工作卫星.若某颗预备卫星处于略低于工作卫星的轨道上,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预备卫星的周期大于工作卫星的周期,线速度大于工作卫星的线速度B.预备卫星的周期小于工作卫星的周期,线速度小于工作卫星的线速度C.为了使该颗预备卫星进入工作卫星的轨道上,应考虑启动火箭发动机向后喷气,通过反冲作用使卫星从较低轨道上加速D.为了使该颗预备卫星进入工作卫星的轨道上,应考虑启动火箭发动机向前喷气,通过反冲作用使卫星从较低轨道上减速

网友回答

C解析考点:人造卫星的加速度、周期和轨道的关系;万有引力定律及其应用.
分析:根据万有引力提供卫星的向心力,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到卫星的速度、周期与半径的关系式,再比较速度和周期的大小.根据离心运动的条件,分析为了使该颗预备卫星进入工作卫星的轨道上,应如何使火箭发动机工作.
解答:解:
A、B设地球的质量M,卫星的质量为m,轨道半径为r,则有G=m,得到卫星的速度v=,周期T==2πr,可见,卫星的轨道半径r越大,速度越小,周期越大,则预备卫星的周期小于工作卫星的周期,速度大于工作卫星的速度.故AB错误.
C、D为了使该颗预备卫星进入工作卫星的轨道上,必须使卫星加速,做离心运动,则应启动火箭发动机向后喷气.故C正确,D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有实际的背景,文字较多,应抓住有效信息,实质是比较不同轨道上卫星的速度、周期大小.基本题.
以上问题属网友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