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小题。(19分)你永远拥有两个世界游宇明①任何一个人都拥有两个世界,一个是手中的世界,一个是心中的世界。手中的世界是你已经掌握的世界,比如你现在从事的职业、你目前所处的地位、你当下的亲人朋友……心中的世界是你未曾掌握却时刻梦想获得的世界,比如你希望从事的事业、你渴望获取的财富、你渴盼争得的荣誉、你企望得到的人际关系……这两个世界构成了一个人的现在和未来,容纳了你所有的心血和汗水。②人无疑应该善待手中的世界,手中的世界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存在,它可以让你呼吸、给你温情。但人永远不能放弃心中的世界。人有一点与动物不同,那就是,若是为梦想活着的。没有梦想,人就没有朝气,就不会想方设法开发生命的种种潜能,就可能终生碌碌无为。心中的世界就像一座我们从来没有走近去的山,里面藏满了无数价值连城的珍宝;就像一条我们从来不曾趟过的河,里面充满着迷人的波涛。手中的世界只是我们走向心中的世界的一个基地,却不是我们停步的理由。③我们想走向心中的世界,需要带几个伴侣上路。④第一个伴侣是自信。自信就是相信自己能够创造某个辉煌、抵达某种高度的心理素质。人先要相信自己,才能超越自己。一个过于自卑的人很难实现生命的辉煌。⑤世界总是多角度的,生活中有阳光、云霞,也会有风雨、泥泞。抵达过心中的世界的人,在只有手中的世界的时候,无不遭逢过靠山山崩、靠水水流的日子。鲁迅先生一生的创作成就够高了吧,可他在民国教育部做公务员时,曾因支持学生运动,被教育总长章士钊开除过;写《哈利·波特》的乔安妮·凯瑟琳·罗琳现在够出名了吧,但她曾经离婚之后又碰上失业,最穷窘的时候连一日三餐都成问题。这两个人后来之所以能够走向美丽的心中的世界,是因为他们得到了忍耐力这个好伴侣。向往心中的世界的人与一般人的区别在于:面对失败,一般人会想,我这人太笨,注定干不成这个事,干脆算了吧;向往心中的世界的人则认为,我这么聪明,眼前这点困难算什么,换个方向再试几次,我就不信突破不了。结果,他们真的取得了成功。⑥我们还应该极力地培育自己的才华。人固然要有梦想,然而,如果你缺少抵达梦想的起码的才华,梦想再多也是废纸。⑦自信、忍耐力与才华的关系,好比一条河的奔流,自信、忍耐力提供的是河床,才华是实现河流流动的势能——没有河床,河流自然流得不那么痛快;没有势能,河流根本就流不起来。⑧没有一个人不想踏平手中的世界的围栏,拥抱花红柳绿的心中的世界,但生活无时不在告诉我们:心中的世界不是高蹈于云端的极乐福地,它其实是一个人在手中的世界里不断出发、抵达的结果。(选自《新时文·触摸思想的力量》)1.本文鲜明地提出了“人永远拥有两个世界”这一观点,作者认为应该怎样对待这两个世界?(4分)2.在作者看来,要想走向心中的世界,必须具备哪几个条件?(3分)3.联系上下文,说说文中划线词的含义。(4分)(1)在只有手中的世界的时候,无不遭逢过靠山山崩、靠水水流的日子。(2)没有一个人不想踏平手中的世界的围栏,拥抱花红柳绿的心中的世界。4.结合上下文,谈谈你对第⑧段划线句的理解。(4分)心中的世界不是高蹈于云端的极乐福地,它其实是一个人在手中的世界里不断出发、抵达的结果。5.下列两句名言,哪个更适合作为第④段的道理论据?为什么?(4分)(1)深窥自己的心,而后发觉一切的奇迹在你自己。——培根(2)人多不足以依赖,要生存只有靠自己。——拿破仑
网友回答
1.人应该善待手中的世界(2分)更不能放弃心中的世界(2分)。2.自信;忍耐力;才华3.(1)指人生中会经历到的挫折、坎坷、磨难(2分);(2)走向心中世界的障碍、束缚、羁绊(2分)。4.心中的世界绝不是虚幻飘渺的,而是建立在现实基础上(2分)并不断追求才能实现的目标5.第(1)句更适合作为道理论据(2分)。因为培根的话强调的是自信的重要性,更能证明第④段的观点(2分)。
【解析】1.试题分析:第一段提出观点之后,第二段有“人无疑应该善待手中的世界,手中的世界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存在,它可以让你呼吸、给你温情。但人永远不能放弃心中的世界”的语句,提取出来或概括均可。考点:本题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提取信息的能力。点评:审题后要根据题干的提示,整体感知文章内容,确定题目的答案范围。然后,在范围内,从前向后寻找中切题的语句。要求用原文语句回答的,一定要用原文语句作答。2.试题分析:以第三段“我们想走向心中的世界,需要带几个伴侣上路”为标志,文章分别从三个方面展开了论述,即文章有三个分论点句,提取其中的关键词即可。考点:考查学生的理解及提取信息的能力。点评:审题后首先要确定答题范围,然后精读并提取出关键语句(议论文要注意看清文章的结构,寻找文章的分论点),并根据理解概括出切题的答案。注意提取和概括一定要全面,不可遗漏。3.试题分析:结合上下文可知,“靠山山崩、靠水水流”是形容日子的,是指那些无依无靠,遇到挫折和磨难的日子。“围栏”是指前面所说的“手中的世界”,根据语境可具体理解为:走向心中的世界的障碍。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对词语的理解能力。点评:理解词语一般先理解其表面义,然后要结合语境及课文内容,具体理解出它的语境义。务必遵循“词不离句,句不离篇”的原则。4.试题分析:前句指出心中的世界的特点,后句指出到达心中的世界的方法,即要不断为之努力、奋斗。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对句子的理解能力。点评:理解句子一定要遵循词不离句,句不离篇的原则,把句子放到语段中,并结合原文内容,分析句子的深层内涵,尤其要把句子中最关键的部分或词语解释清楚,这样对句子的认识才会准确而全面。5.试题分析:与第四段分论点“自信”有关才可。读两个句子可知,第一个强调了“一切的奇迹在你自己”,体现了自信。第二个句子则更多的强调了人的本性的是自私的,世间所能完全信任和依靠的人只有自己,与第四段的观点无关。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对论据与论点关系的理解能力。点评:论据是为证明论点服务的,论据与论点之间必须有契合点,这样论据才能起到证明论点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