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0-07-28 23:01:13
现代文阅读(16分)
①我的母亲在19岁高中毕业那年,经过相亲,认识了我的父亲。母亲20岁的时候,她放弃进入大学的机会,下嫁父亲,成为一个妇人。
②童年时代,很少看见母亲有过什么表情,她的脸色一向安详,在那安详的背后,总使人感受到那一份巨大的茫然。
③等我上了大学的时候,对于母亲的存在以及价值,才知道再做一次评价。记得放学回家来,看见总是在厨房里的母亲,突然脱口问道:“妈妈,你读过尼采没有?”母亲说没有。又问:“那叔本华、康德和萨特呢?还有……这些哲人难道你都不晓得?”母亲还是说不晓得。我呆望着她转身而去的身影,一时感慨不已,觉得母亲居然是这么一个没有学问的人。我有些发怒,向她喊:“那你去读呀!”这句喊叫,被母亲丢向油锅内的炒菜声淹没了,我回到房间去读书,却听见母亲在叫:“吃饭了!今天都是你喜欢的菜。”
④以前,母亲除了东南亚之外,没有去过其他的国家。8年前,当父亲和母亲排除万难,飞去欧洲探望荷西和我时,是我的不孝,给了母亲一场心碎的旅行。荷西的意外死亡,使得父亲、母亲一夜之间白了头发。更有讽刺意味的是,母女分别了13年的那个中秋节,我们却正在埋葬一个亲爱的家人。这万万不是存心伤害父母的行为,却使我今生今世一想到父母亲的头发,就要泪湿满襟。
⑤母亲的腿上,好似绑着一条无形的带子,那一条带子的长度,只够她在厨房和家中走来走去。大门虽没有上锁,她心里的爱,却使她甘心情愿把自己锁了一辈子。
⑥我一直怀疑,母亲总认为她爱父亲的深度胜于父亲爱她的程度。
⑦还是9年前吧,小兄的终身大事终于在一场喜宴里完成了。那一天,当全场安静下来的时候,父亲开始致词。父亲要说什么话,母亲事先并不知道,他娓娓动听地说了一番话,最后,他话锋一转说道:“我同时要深深感谢我的妻子,如果不是她,我不能得到这四个诚诚恳恳、正正当当的孩子,如果不是她,我不能拥有一个美满的家庭……”当父亲说到这里时,母亲的眼泪夺眶而出,她站在众人面前,任凭泪水奔流。我相信,母亲一生的辛劳和付出,终于在父亲对她的肯定里,得到了全部的回收和喜极而泣的感触。
⑧这几天,每当我匆匆忙忙由外面赶回家去吃晚餐时,总是呆望着母亲那拿了一辈子锅铲的手发呆。就是这双手,把我们这个家管了起来。就是那条围腰,没有缺过我们一顿饭菜。就是这一个看上去年华渐逝的妇人,将她的一生一世,毫无怨言,更不求任何回报地交给了父亲和我们这些孩子。
⑨回想到一生对于母亲的愧疚和爱,回想到当年读大学时看不起母亲不懂哲学书籍的罪过,我恨不能就此在她的面前,向她请求宽恕。今生惟一的孝顺,好似只有在努力加餐这件事上来讨得母亲的快乐。
⑩想对母亲说:真正了解人生的人,是她;真正走过那么长路的人,是她;真正经历过那么多沧桑的,全然用行为解释了爱的人,也是她。在人生的旅途上,母亲所赋予生命的深度和广度,没有一本哲学书籍能够比她更周全。
?母亲啊母亲,在你女儿的心里,你是源,是爱,是永恒。
?你也是我们终生追寻的道路、真理和生命。
1.结合原文,回答下面的问题。(6分)
(1)第⑤段说“母亲的腿上,好似绑着一条无形的带子……”,“无形的带子”指什么?(2分)
(2)第②③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4分)
2.文章以“永恒的母亲”为题,有什么深刻含义?(4分)
3.请简要概括母亲的形象特征。面对这样一位母亲,你有什么看法?(6分)
1.①内心对家人的深爱 ②对比衬托。与后文写体会理解母亲博大、深沉的爱形成对比,表达出深深的忏悔和自责;写自己年幼无知衬托母亲对家人爱的深沉、真挚,进而刻画了母亲平凡而伟大的形象。
2.母亲不因知识的浅陋而自惭形秽,对生活的态度永远是以家人的幸福为前提,特别是对丈夫、对孩子的爱是永无止境和永远不变的。说明在作者的心目中,母亲的形象是永恒的,是永远不会改变的,是作者“终身追寻的道路、真理和生命”。
3.形象。①内心平静、恬淡安祥的一位普遍家庭妇女。②对家人充满深爱,为家人操劳一生。③具有牺牲精神和正直坚韧刚强的品质。④乐于付出,无怨无悔,不求回报,平凡而伟大。
看法:母亲的爱和牺牲精神令人敬佩,但也应有自己的生活目标和理想。
【解析】
1.这两段写了作者对母亲的认识,认为她什么都不懂,后来才知道那是一种无知。答题时要点出母亲内心的爱,与后文形成对比。
2.本题考查鉴赏题目的含义。也就是分析文章的主旨。母亲无论怎样都是伟大的,缘自对家人的爱。
3.分析形象要从她的言行入手。通过作者的眼睛,我们看到了一位平静而坚韧的母亲。分析时要逐段筛选,通过事件来体现她的形象。看法:要有自己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