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⑾还家,设酒杀鸡作食。...阅读答案

发布时间:2020-07-29 20:25:04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⑾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⑿,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⒀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⒁所闻,皆叹惋⒂。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1.本文选自课文         ,作者          ,字         ,   代著名诗人。(2分)2.解释下列实词(2分)①便要还家           ②咸来问讯  ③乃不知有汉  ④无论魏晋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意思(2分)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⑿,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4.作者在写这篇课文里寄托了怎样的社会理想?你如何看待作者的这种理想?(4分) 

网友回答

1.《桃花源记》,陶渊明,元亮,晋。(2分)2.(1)邀请 (2)都 (3)竟 (4)更不用说3.自己说祖先为了躲避秦朝的战乱,就带着妻子儿女以及同县的人来到这与世隔绝的地方,不再出去,于是就与外界隔绝了4.没有剥削,没有压迫,和平幸福。
【解析】1.学生对文中的作家作品和文学常识要加以积累识记。2.学生对教材中的文言文的重点词语(重点实虚词)的释义掌握要具体、精确。3.这是考查对文言文句子的理解和翻译。翻译句子要求意思正确、句意完整、语句通顺。注意对句子中关键词的理解和重点句式的调整。能通过增补、替换、调整等手段来准确理解句子的意思。这里的古今义“妻子、绝境、间隔”要做重点理解。4.这是考查对文言文中心主题理解和表达。要求学生通过感知文本内容,继而理解文本的中心主题以及作者所要抒发的感情。选文主要是通过写渔人进出桃源的内容,来表达作者向往没有剥削,没有压迫的理想社会这一主题,回答时意思表述正确即可。
以上问题属网友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