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0-07-28 23:56:19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 完成后面的题。
至邺,矫魏王令代晋鄙。晋鄙合符,疑之,举手视公子曰:“今吾拥十万之众,屯于境上,国之重任,今单车来代之,何如哉?”欲无听。朱亥袖四十斤铁椎,椎杀晋鄙,公子遂将晋鄙军。勒兵下令军中曰:“父子俱在军中,父归;兄弟俱在军中,兄归;独子无兄弟,归养。”得选兵八万人,进兵击秦军。秦军解去,遂救邯郸,存赵。赵王及平原君自迎公子于界,平原君负韊矢为公子先引。赵王再拜曰:“自古贤人未有及公子者也。”当此之时,平原君不敢自比于人。公子与侯生决,至军,侯生果北乡自刭。
魏王怒公子之盗其兵符,矫杀晋鄙,公子亦自知也。已却秦存赵,使将将其军归魏,而公子独与客留赵。赵孝成王德公子之矫夺晋鄙兵而存赵,乃与平原君计,以五城封公子。公子闻之,意骄矜而有自功之色。客有说公子曰:“物有不可忘,或有不可不忘。夫人有德于公子,公子不可忘也;公子有德于人,愿公子忘之也。且矫魏王令,夺晋鄙兵以救赵,于赵则有功矣,于魏则未为忠臣也。公子乃自骄而功之,窃为公子不取也。”于是公子立自责,似若无所容者。赵王扫除自迎,执主人之礼,引公子就西阶。公子侧行辞让,从东阶上。自言罪过,以负于魏,无功于赵。赵王侍酒至暮,口不忍献五城,以公子退让也。公子竟留赵。赵王以鄗为公子汤沐邑,魏亦复以信陵奉公子。公子留赵。
高祖始微少时,数闻公子贤。及即天子位,每过大梁,常祠公子。高祖十二年,从击黥布还,为公子置守冢五家,世世岁以四时奉祠公子。
太史公曰:吾过大梁之墟,求问其所谓夷门。夷门者,城之东门也。天下诸公子亦有喜士者矣,然信陵君之接岩穴隐者,不耻下交,有以也。名冠诸侯,不虚耳。高祖每过之而令民奉祠不绝也。
(选自《史记·魏公子列传》)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至邺,矫魏王令代晋鄙 矫:假托
B.勒兵下令军中曰 勒:约束
C.赵王扫除自迎 除:清除
D.高祖始微少时 微:卑贱
2.下列句子中,全都直接表现“公子贤”的一组是(3分) ( )
①公子遂将晋鄙军
②兄弟俱在军中,兄归;独子无兄弟,归养
③公子与侯生决,至军,侯生果北乡自刭
④公子有德于人,愿公子忘之也
⑤于是公子立自责,似若无所容者
⑥公子侧行辞让,从东阶上
A.①②⑤ B.①④⑥ C.②③④ D.②⑤⑥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公子礼贤下士,士人竭尽智慧与忠诚。退秦救赵后,公子有骄傲之色,门客竭诚劝谏;侯生也用诀别后北向自杀的方式报答他的知遇之恩。
B.晋鄙是一位持重谨慎的将军,出于国家利益考虑,怀疑公子的命令,想不听从,从而被杀。魏王对此非常生气,取消了公子的封地。
C.赵王亲自到边界迎接魏公子,与平原君计议用五城封公子,并把鄗封给公子作汤沐邑,足见他非常感激公子。
D.高祖非常尊重公子,命令五户百姓世代为公子守墓。司马迁也亲自探访大梁夷门旧址,感慨公子礼贤下士并非虚名。
4.请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朱亥袖四十斤铁椎,椎杀晋鄙(3分)
(2)公子乃自骄而功之,窃为公子不取也(3分)
(3)然信陵君之接岩穴隐者,不耻下交,有以也(4分)
1.C
2.D
3.B
4.(1)朱亥袖藏四十斤的铁椎,用铁椎椎杀了晋鄙(3分。“袖”“椎(杀)”各1分,语句通顺 1分)
(2)公子却自我骄傲以为有功,我私下认为公子实在不应该(3分。“自骄”“功”“不取”各1分)
(3)但只有信陵君能够交结那些隐没在各个角落的人物,不以交结下层人为耻辱,是很有道理的(4分。“接”“耻”“有以”各1分,语句通顺1分)
【解析】
1.
试题分析:C中除应该翻译为台阶。从句式看,古汉语一般少用两个动词连用,本答案设置使用我们现代人的理解词义做翻译,不对。并且于情于理不符合。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2.
试题分析:注意题目要求,一是直接写,二是表现“贤”分析选枝可见①客观叙述,与“贤”无关;③侧面写公子下士之贤;④是门客劝诫公子的话。用排除法。
考点:筛选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C。
3.
试题分析:正确准确理解全文可看出,B中“取消了公子的封地”错。
考点:筛选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C。
4.
试题分析:本题首先要找出关键字或句式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除一些带有比喻性的词语然后再整体翻译,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达到词达句顺。关键字(1) “袖”“椎(杀)”, (2) “自骄”“功”“不取”的翻译是得分点,(3)“接”“耻”“有以” 的翻译是得分点。最后将语句调整好,通顺为上。
考点: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