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题: 随着小说获奖的激动逐日暗淡,我开始相信,至少有一点我是想错了:我用纸笔在报刊上碰撞开的一条路,并不就是母亲盼望我找到的那条路。年年月月我都到这园子里来,年年月月我都要想,母亲盼望我找到的那条路到底是什么。母亲生前没给我留下过什么隽永的哲言,或要我恪守的教诲,只是在她去世之后,她艰难的命运,坚忍的意志和毫不张扬的爱,随光阴流转,在我的印象中愈加鲜明深刻。 有一年,十月的风又翻动起安详的落叶,我在园中读书,听见两个散步的老人说:“没想到这园子有这么大。”我放下书,想,这么大一座园子,要在其中找到她的儿子,母亲走过了多少焦灼的路。多年来我头一次意识到,这园中不单是处处都有过我的车辙,有过我的车辙的地方也都有过母亲的脚印。(1)怎样理解“……年年月月我都要想,母亲盼望我找到的路到底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母亲盼望作者找的那条路到底是怎样的路?作者找到了吗?谈谈你的理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网友回答
答案:略解析: (1)作者虽然用纸笔在报刊上碰撞开一条路,但这仅仅是走出伤残自伤第一步,作者认为“怎样活的问题”怕是活多久就要想多久,而且要以母亲为榜样走出一条路。 (2)是自强、自立之路,是用坚忍的意志向艰难命运勇敢的挑战之路,是用深沉的爱开拓进取拥抱幸福生活之路。作者找到这条路,并以母亲为榜样,以母亲品格为座右铭坚定迈上这条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