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3题 秋 声 赋 欧阳修 欧阳子方夜读书,闻有声自西南来者,悚然而听之,曰:“异哉!”初淅沥以萧飒,忽奔腾而砰湃,如波涛夜惊,风雨骤至。其触于物也,鏦鏦(偏旁为“金”,右为“从”)铮铮,金铁皆鸣;又如赴敌之兵,衔枚疾走,不闻号令,但闻人马之行声。予谓童子:“此何声也?汝出视之。”童子曰:“星月皎洁,明河在天。四无人声,声在树间。” 予曰:“噫嘻悲哉!此秋声也,胡为乎来哉?盖夫秋之为状也:其色惨淡,烟霏云敛;其容清明,天高日晶;其气栗冽,砭人肌骨;其意萧条,山川寂寥。故其为声也,凄凄切切,呼号愤发。丰草绿缛而争茂,佳木葱茏而可悦。草拂之而色变,木遭之而叶脱。其所以摧败零落者,乃一气之余烈。 夫秋,刑官也,于时为阴;又兵象也,于行为金。是谓天地之义气,常以肃杀而为心。天之于物,春生秋实,故其在乐也,商声主西方之音,夷则为七月之律。商,伤也,物既老而悲伤;夷,戮也,物过盛而当杀。 “嗟乎!草木无情,有时飘零。人为动物,惟物之灵,百忧感其心,万事劳其形,有动于中,必摇其精。而况思其力之所不及,忧其智之所不能;宜其渥然丹者为槁木,黟然黑者为星星。奈何非金石之质,欲与草木而争荣?念谁为之戕贼,亦何恨乎秋声!” 童子莫对,垂头而睡。但闻四壁虫声唧唧,如助予之叹息。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草拂之而色变 拂:被吹拂 B.百忧感其心,万事劳其形 劳:劳累 C.宜其渥然丹者为槁木 槁:枯 D.亦何恨乎秋声 恨:怨恨 下列句子加点虚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①不闻号令,但闻人马之行声者 ②卿但暂还家,吾今且报府 B.①盖夫秋之为状也 ②惟江上之清风 C.①夫秋,刑官也,于时为阴 ②当其欣于所遇 D.①童子莫对,垂头而睡 ②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下列对文章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欧阳修的《秋声赋》开宋代赋先河。文章的主旨在通过秋声摹写自然的秋天,用以烘托作者心理上、人生旅途上的秋天。 B.作者写秋声摇动人心,首先对秋声作了成功的描绘,而后再写秋色、秋容、秋气、秋意。接着改用刑官、兵象、音乐写秋之为心,借秋心进一步渲染秋色这一主体内容。 C.这篇文章善于运用对比映衬,独具匠心。写秋声有远近、强弱、缓急的对比,写草木用了荣枯消长的对比,特别是童子与作者形成的对比映衬,更增添了文章的情趣,突出了作者寂寞的秋心,大大增强了文字的表现力。 D.欧阳修的《秋声赋》从秋声、秋状、秋心等角度,调动了化虚为实等多种艺术手段写秋,形成了一种幽悄凄怆的意境。
网友回答
【小题1】B 【小题2】A 【小题3】B 解析: 【小题1】B (劳:使劳累) 【小题2】A (A①②只。 B①主谓间,助词;②的,助词。C①在,介词;②对,介词。D①表修饰,连词;②而且,表递进。) 【小题3】B(“渲染秋色”错,它不是主体内容,改成“渲染秋声”) 参考译文: 欧阳先生我夜里正在读书,(忽然)听到有一种声音从西南方向传来,(不禁)惊惧地(侧耳)倾听,心想道:“真奇怪啊!”起初那声音听起来像淅淅沥沥的雨声夹杂着萧萧飒飒的风声,忽然奔腾而澎湃起来,像是波涛在夜间(的大海上)猛然汹涌,又好像是暴风雨骤然来临。那声音碰到物体上就发出铿锵高亢的声音,如同金铁齐鸣之声;又好像奔赴敌营的军队正衔枚快跑,听不到任何号令,只听到人马行进的声音。(于是)对书童说:“这是什么声音呀?你(快)出去看看它。”书童(回来)说:“星光灿烂,明月皎洁,银河浩瀚,高悬中天。四下里没有人声,那声音是从树林间传来的。” 我(恍然大悟)道:“唉,真令人伤感啊,这可是秋天的风声呀,它为什么(突然)就来了呢?秋天的情状总是这样的:它的色彩黯然无色,烟云密集;它的形貌爽朗清新,天空高远,阳光明亮;它的节气寒冷萧瑟,刺人肌骨;它的意味冷落苍凉,山寂水静。所以它发出的声音(时而)凄凄切切,(时而)呼啸咆哮,愤然而起。(秋风未起时,)丰美的绿草争相繁茂,美好的树木青翠葱茏,令人欢喜。(然而它一旦来临,)绿草被它一吹拂便要凋零变色,树林经它一吹就要叶落。它们之所以衰败零落,正是因为(禁受不住)秋气的余威。 秋天是刑官行刑的季节,它在时令上属阴;秋天又是征伐的季节,它在五行中属金。这就叫做天地的义气,它常常把严酷的摧残作为天性。自然对于万物,是要它们在春天生长,在秋天结实。所以秋天在音乐的五声中又属商声,商声是代表西方的一种声音,而夷则是七月的音律。商,也就是伤的意思,万物衰老后,都会悲伤。夷,是杀戮的意思,凡万物过了繁盛期,都将受到灭杀。 “唉,草木是无情之物,尚有衰败零落之时。人为动物,在万物中是最有灵性的。(但生活中,)千百种忧愁会来煎熬他的心,又有无数的事情使他的身体劳累不堪;费心劳神,必然会损耗精神。何况他还常常要思考自己的力量所做不到的事情,忧虑自己的智慧所不能解决的问题,那就自然会使他鲜红滋润的肤色变成苍老枯槁的木头,乌黑油亮的头发变成星星点点的白发。(唉,人啊,)为什么要拿不是金石的身体去跟草木争盛呢?仔细想想吧,究竟是什么伤害了自己,又何必怨恨那秋声呢!” 书童没有应答,低着头沉沉睡去,只听到四壁的秋虫唧唧而鸣,像在加重着我的叹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