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贡曰:“乡人皆好之,何如?”子曰:“未可也。”“乡人皆恶之...阅读答案

发布时间:2020-07-28 22:54:20

阅读甲、乙两段文字,完成小题。(5分)

子贡曰:“乡人皆好之,何如?”子曰:“未可也。”“乡人皆恶之,何如?”子曰:“未可也。不如乡人之善者好之,其不善者恶之。”

子曰:“乡原,德之贼也。”

儒家以民为本的思想在今天仍有积极意义,注重民意,君轻民贵,师生平等和谐等观点,充分说明孔子是主张建立人与人之间的平等社会的。

1.从甲文看,孔子对一个人的评价依据是什么?(1分)

2.乙段文字,对儒家有关思想的理解是否正确,请结合《论语》的有关内容简要说明理由。(4分)

 

网友回答

【答案】

1.以善恶为标准  (或善者喜欢、不善者厌恶的人,就是好人)

2.不正确。(1分)儒家特别是孔子认为人与人是有等级差异的,不能随意逾越。(2分)(只要体现等级观念的意思即可)如“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对天子礼的僭越,所以孔子表示愤慨。(1分  能结合具体例子即可)

【解析】

1.可以翻译这句话,不如乡人之善者好之,其不善者恶之。

2.在封建社会那个等级社会,人与人之间是有差别的,不可逾越。有君臣之礼,父子之纲。

以上问题属网友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