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澈淡远的君子之交阅读答案

发布时间:2020-07-29 04:52:54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明澈淡远的君子之交 1922年考入国立北京美术学校国画系的李苦禅,靠晚上拉洋车维持学业。那时画油画,从买材料到卖画,都要托人到东交民巷去找外国人办,又受剥削又受气。于是,从小就酷爱中国传统书画艺术并已有一定国画基础的李苦禅就想拜一位国画老师,可是当时中国画坛盛行“四王”,毫无生气,他一时感到投师无门。 1923年秋,李苦禅听人说有一位老画家齐白石极富创新精神,他喜出望外,贸然前去拜师。到了齐家,一见老人的面他就说:“我爱您的画,想拜您为师,不知能不能收我?现在我是个穷学生,也没有什么见面礼孝敬您,等将来我做了事再好好孝敬您老人家吧!”齐白石见这位穷学生非常率真、质朴,当即答应了他。一见齐白石点头应允了,李苦禅急忙倒头便拜,案边狭窄,只能挤着下跪,他差点跌倒,惹得老人掩口而笑。就这样,李苦禅成了齐白石的第一位拜门弟子。追随老人34载,直到老人逝世。 齐白石很喜爱这位刻苦求学的弟子,知道他生活困难,便从不收他的学费,有时还留他在家里吃饭,并送他画画的颜料。在他的精心培养下,李苦禅的画艺大进。 李苦禅拜齐白石为师,一是倾心于齐的艺术,二是尊崇齐的人品。齐白石钟爱这个弟子,不仅爱其才华,更爱其为人。李苦禅受老师的影响,一生注重保持自己的人格,做人治学,作画质朴、实在。早在1922年,因陈师曾到日本举办中国画展,齐白石的绘画艺术被日本人所推重,他的画价大增。于是就有一些人假造他的画以牟利。李苦禅极其厌恶这种行为,他穷得有骨气,宁可自己的画一钱不值,也不去仿造老师的画卖大价钱。齐白石对此感慨不已,曾在李苦禅的画上题诗道:“一日能买三担假,长安竟有担竿者。苦禅学吾不似吾,一钱不值胡为乎?品卑如病衰人扶,苦禅不为真吾徒。” 李苦禅说白石老人“在画画之外像个傻子似的,老来又常常天真得如同孩子一般”,他自己在生活上也经常“犯傻”,搞不清什么是邮票、粮票、布票,也搞不清什么是局长、部长。李苦禅有一句名言:“金钱的圈子里只产生值钱的艺术,信仰的圈子里却产生伟大的艺术。”他一生痴迷于艺术,与其说以艺术为生,不如说他是为艺术而生。诚然,画家离不开世俗的生活,他亦要为稻粱谋,但是,他生命的最终意义还是在于艺术创造。白石老人一生靠辛勤作画自食其力,从不巴结权势。他的可贵品质深深地影响着李苦禅,所以,李苦禅终身信奉:必先有人格而后才有画格。 1957年9月16日,一代宗师齐白石逝世,李苦禅悲痛万分。而更令他伤心的是在不久以后的“文革”中,已作古的齐翁竟也成了批判对象。齐白石的墓碑被砸坏了,有人当着他的面砸碎齐翁的塑像,还有人当众磨掉齐翁亲赠的名章以示划清界限。李苦禅回去对家人讲起这些事时,老泪纵横。不久,李苦禅家里的东西也被封查了,他叮嘱儿子李燕将恩师送他的几方印章从已被贴上封条的箱中冒险“偷出”,用蜡纸包好,藏到破鸡窝里,才幸免于难。 1982年清明节,是重新修复的齐白石墓碑揭幕之日,84岁高龄的李苦禅亲自去祭扫,碑名也是苦禅书,先后写了20余遍,方才选定的。李苦禅还书写了白石老人生前的两首诗,意在铭诸碑阴,下款落笔:“辛丑年弟子苦禅敬书”。肃立在恩师的墓前,李苦禅感慨万千。在他的心中,这一段师生情缘今生未了,来世再续。 (选自《李苦禅与齐白石》,有删改) 1.文章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写齐白石与李苦禅师徒“明澈淡远的君子之交”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李苦禅所说的齐白石的“傻”表现在哪些方面?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章第六段写的是齐白石老人逝世以后、“文革”期间遭批判的情况,这段文字对表现李苦禅与齐白石之“交”有何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网友回答

1. ①从李苦禅的角度来看,一是倾心于齐的艺术,二是尊崇齐的人品。②从齐白石的角度来看,他钟爱这个弟子,不仅爱其才华,更爱其为人。③他们有对艺术的共同理解和追求。④在金钱、权势和人格、艺术的选择上,他们都选择了人格和艺术。 2. 这里的“傻”是指:①对艺术的痴迷;②看轻“邮票、粮票、布票”等物质的东西,看轻“局长、部长”等权势;③自食其力,从不巴结权势;④是人格的具体化。 3. 文章第六段写“文革”期间,齐白石被批判时的情况。用了衬托的手法。有人砸坏了墓碑,有人砸碎齐翁的塑像,还有人磨掉齐翁亲赠的名章以示划清界限。而李苦禅回去对家人讲起这些事时,老泪纵横。对待齐白石的不同,体现出李苦禅对待齐白石的深厚情谊,突出了师徒之间的非同寻常的关系。这就更加有力的突出了师徒之间的“明澈淡远的君子之交”,服务了主题思想的表达。 1. 此题考查对文章内容要点的概括,可以先对文章的每一自然节的内容进行归纳,然后再注意表述的角度。 2. 在文章的第五自然段中有具体的表述,可以先切分出层次,再提取要点概括。 3. 这是作者采用的衬托手法,用“文革”中人们对齐白石的不恭来反衬李苦禅对恩师的敬重,表现师徒之间的深厚情谊。
以上问题属网友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