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子成分】怎么分析文言文的句子成分

发布时间:2021-03-23 22:50:23

怎么分析文言文的句子成分 语文

网友回答

【答案】 明确:
  1、单句成分位置关系
  主 状 谓 宾
  主语在谓语之前
  状语在谓语之前
  宾语在谓语之后
  定语在主语或宾语之前.
  2、各个句子成分由什么词充当
  主语:名词,代词,名词性短语.
  谓语:动词,形容词
  宾语:名词,代词,名词性短语.
  状语:副词,介宾短语
  四、短语:大于词,小于句.任何句子不加标点即为短语.
  A名词短语:以名词为主体、中心,整体上具有名词性,语法作用大致与名词相同.可作主语宾语.
  1、并列关系
  用“和、跟、同、与、及、以及、或”连接
  例如:工人农民 城市和乡村、
  2、偏正关系
  名词和定语组成,修饰语+中心语.定语是修饰语,名词叫中心语.
  例如:壮丽山河
  3、方位短语(上下左右中东西南北前后)
  例如:黑板上
  4、“的”字短语
  例如:吃的、喝的、我们班的
  5、复指短语
  例如:司机老王
  B动词短语:能充当任何成分.
  1、并列式
  例如:调查研究
  2、偏正式(状语+动词)
  例如:立即动身
  3、动宾式:
  例如:挖地道
  4、动补式
  例如:变得更美丽
  5、连动式
  例如:开门进屋打开本讲课
  6、兼语式
  例如:请你参加(“你” 是“请”的宾语,“参加”的主语,一兼二职,兼语
  C、形容词短语:能充当任何成分.
  1、并列式
  例如:坚韧和刚强
  2、偏正式
  例如:非常生动
  3、形补:漂亮极了
  D、主谓短语
  例如:春天来了
  E、介宾短语
  介词加名词或名词性短语或代词构成.表方向,处所,时间,方式,目的,原因,对象等.一般充当状语或补语.
  例如:我们坐在高高的土堆旁边(补语)
  我们在高高的土堆旁边坐着(状语)
  F、固定短语
  包括:主要是成语
  二课时
  教学内容:文言文中的词类活用现象
  教学过程:
  一、展示例子,思考
  在现代汉语中,
  1、名词能否做谓语?一般是由动词充当.
  2、名词能否做状语?一般是由副词、介宾短语充当
  3、形容词动词能否做主语、宾语?一般是由名词充当
  4、不及物动词能否带宾语?一般是由及物动词充当
  请看例句:二月草已( )
  请分析成分.空处应是谓语,必由动词充当.空处是“芽”,今天看,是名词,此处活用为动词,发芽.
  明确:处在这个位置上,得有这个词性.语言环境决定词性.
  二、明确几个规则:
  1、分析句子成分可判断词类活用.
  2、名、形、不及物动词带宾语具备了使动、意动的条件.
  3、名词直接作状语,翻译为介宾短语.
  4、意动用法译为“认为······怎么样”“以······为”“把······当作”
  三、活用原因
  古代汉语实词不丰富,句法不严格,分工不细,不明.
  思考下面的句子,看那些词性变化了,为什么?
  1、名词活用
  (1)活用为动词
  例如:左右欲刃相如
  一狼洞其中
  天雨墙坏
  (2)活用为使动词(使动用法)
  例如:君将哀而生之乎
  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
  (3)活用为意动词(意动用法)
  例如:稍稍宾客其父
  (4)直接作状语
  例如:操军破,必北还
  2、动词活用
  (1)用作名词
  例如:惧有伏焉
  (2)活用作使动词(使动用法)
  例如:项伯杀人,臣活之
  3、形容词活用:
  (1)用作名词
  例如:采百花之长而各去其短
  (2)用作动词
  例如:素善留候张良
  (3)用作使动词(使动用法)
  例如:春风又绿江南岸
  4、数词为动词
  例如:与臣而将四矣
  四、回顾
  (1)词性由于环境而临时改变.因为词在某个成分的位置上而变.词义随之而变.
  (2)翻译是关键.多读多见就好了.
  三课时
  教学内容:文言文中的特殊句式
  教学过程:
  一、今天的句子,一般是“主+状+谓+宾”
  古代的句子,主语可在谓语后,宾语可在谓语前,状语可在谓语后,定语可在主语宾语后.相对今天而言,其语序十分特殊,所以称为特殊句式.正确翻译后可判断特殊句式.
  二、形象展示.做六个模具,在“名标”上分别写六个成分,比较古今句子成分的位置关系.
  请出六们贵宾(佳宾)就座.四大家领导:
  主 状 谓 宾
  县委 政府 人大 政协
  三、按类型分析
  1、判断句
  古代汉语中,以名词或名词短语作谓语.
  现代汉语中,以判断词“是”作谓语.
  (1)……者……也(2)者也
  (3)……,……也(4)乃、为、即(5)“是”
  例如:陈胜者,阳城人也
  吴广,阳夏人也.
  刘备天下枭雄
  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
  2、省略句
  一般省略主语、宾、介宾、谓、“于”
  例如:盖以(之)诱敌
  必以情(处理)
  (触龙)入而徐趋
  公弗许(之)
  问之(于)客曰
  3、宾语前置句
  宾语在谓语的前面.
  例如:古之人不余欺也!(否定句中代词做宾语前置)
  沛公安在?(疑问句疑问代词作宾语前置)
  4、主谓倒装
  主语在谓语的后面.
  例如:甚矣,汝之不惠
  你不聪明,太厉害了!
  5、定语后置
  定语在中心词(名词)后面.
  例如:居庙堂之高
  处在高高的庙堂上.
  6、介宾短语后置
  翻译后可以发现,在现代汉语中介宾短语是状语,在谓语之前.而在古代汉语中是补语,在谓语之后.
  例如:投之以骨
  以骨投之
  用骨头扔给狼
以上问题属网友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