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笄是什么意思】擿笄弁这三个各念什么字又是什么意思分别组一个词

发布时间:2021-03-25 02:51:06

擿笄弁这三个各念什么字又是什么意思分别组一个词 语文

网友回答

【答案】 擿 tī
  部首笔画
  部首:扌 部外笔画:14 总笔画:17
  五笔86:RUMP 五笔98:RYUP 仓颉:QYYB
  笔顺编号:12141432512251454 四角号码:50032 Unicode:CJK 统一汉字 U+64FF
  基本字义
  1.挑出:“其令三辅毋得以春夏~巢探卵,弹射飞鸟.”
  2.挑剔;指摘:“伏闻诸典校~抉细微,吹毛求瑕.”
  3.指使:“卫将军(王)商密~永令发去.”
  4.揭发:发奸~伏(揭露隐秘罪恶).
  5.搜索.
  6.探.
  7.剖开;分.
  8.捶.
  详细字义
  〈动〉
  1.挑出;剔除 [pick]
  其令三辅毋得以春夏擿巢探卵,弹射飞鸟.——《汉书》
  2.揭露 [expose]
  慕张生之擿伏.—— 梁元帝《玄览赋》
  3.又如:擿伏(揭露隐秘的坏事);擿奸发伏(揭露检举隐秘的奸人和坏事);擿发(揭发)
  4.挑剔 [nitpick].
  5.如:擿抉(挑剔);擿辨(剔抉辨别)
  6.另见 zhì
  擿 zhì
  基本字义
  1.搔,挠.
  2.搔头,即簪子:“簪以玳瑁为~.”
  3.古同“掷”,投掷:玉毁珠.”
  详细字义
  〈动〉
  1.搔;挠 [scratch]
  斫挞无伤痛,指擿无痟痒.——《列子·黄帝》
  2.投掷.后作“掷” [throw]
  擿玉毁珠,小盗不起.——《庄子·月去箧》
  乃引其匕首以擿秦王.——《史记·刺客列传》
  3.又如:擿匕(以匕首相投掷);擿弃(丢弃)
  4.另见 tī
  擿 zhāi
  基本字义
  1.古同“摘”:“绿桑~椹.”
  笄jī
  - 英文翻译
  笄的中文解释
  以下结果由汉典提供词典解释
  部首笔画
  部首:竹 部外笔画:4 总笔画:10
  五笔86:TGAJ 五笔98:TGAJ 仓颉:HMT
  笔顺编号:3143141132 四角号码:88441 Unicode:CJK 统一汉字 U+7B04
  基本字义
  1.古代的一种簪子,用来插住挽起的头发,或插住帽子:..
  2.古代特指女子十五岁可以盘发插笄的年龄,即成年:.年.
  详细字义
  〈名〉
  1.(形声本义:古代盘头发或别住帽子用的簪子) 同本义 [womans' large-sized hairpin]
  笄,簪也.——《说文》
  皮弁笄.爵弁笄.——《仪礼·士冠礼》
  中国冠笄.——《淮南子·齐俗》
  玉笄綦会此冤弁之笄也.——张衡《东京赋》
  节纵笄总.——《礼记·内则》
  栉设笄.——《仪礼·士冠礼》
  折委笄,此男子安发之笄也.——《国语·晋语》
  君子偕老,副笄六珈.
  设笄珥,衣阿锡.——《列子·周穆王》
  2.又如:笄珈(原指妇人首饰.亦代指妇女);笄珥(古代妇女常用以装饰发耳的饰件);笄导(即簪导.一种首饰.用以束发)
  〈动〉
  1.指女子十五岁成年.亦特指成年之礼 [year in which a girl came of age]
  字而笄之.——《公羊传·僖公九年》
  既笄而孕——《国语·郑语》.注:“女十五而笄.”
  2.又如:笄女(指成年的女儿);笄年(女子盘发插笄的年龄;成年);笄冠(女子加笄,男子加冠,指成年)
  弁biàn
  - 英文翻译
  弁的中文解释
  以下结果由汉典提供词典解释
  部首笔画
  部首:廾 部外笔画:2 总笔画:5
  五笔86:CAJ 五笔98:CAJ 仓颉:IT
  笔顺编号:54132 四角号码:23440 Unicode:CJK 统一汉字 U+5F01
  基本字义
  1.古代的一种帽子:髦(a.古代贵族子弟行加冠礼时用弁束住头发,礼成后把弁去掉不用,后喻没用的东西;b.喻轻视).
  2.言〕书籍或长篇文章的序文、引言.
  3.旧时称低级武官:..
  详细字义
  〈名〉
  1.古时的一种官帽,通常配礼服用(吉礼之服用冕).赤黑色布做叫爵弁,是文冠;白鹿皮做的叫皮弁,是武冠.后泛指帽子 [crown;cap]
  覍,冠也.周曰覍,殷曰吁,夏曰收.——《说文》.俗作卞.凡大夫以上服冕,士弁,制如冕爵.
  弁者,古冠之大称.委貌缁布曰冠.——《周礼·弁师》注
  皮弁.——《仪礼·士冠礼》.服注:“以白鹿皮为冠.”
  弁,周冠名.——《广韵》
  突而弁兮.——《诗·小雅·甫田》
  王与大夫尽弁.——《书·金縢》.传:“弁,皮弁.”
  不说(tuō,脱掉)弁而死于 崔氏.——《左传·襄公二十五年》
  2.又如:弁师(周礼官名.为夏官的属官.掌管帝王的冕服及等制);弁冕(古时的礼帽.吉礼之服用冕,通常礼服用弁;又比喻首领、魁首)
  3.古时指武官,因武官戴皮制的弁,后专指低级武官 [a low ranking military officer].如:武弁;马弁;弁目(清代兵士头目的通称)
  〈动〉
  1.古时男子年满二十加冠称弁,以示成年 [put on a man's hat]
  未几见兮,突而弁兮.——《诗·齐风 ·甫田》
  2.又如:弁丁(苦力,役夫)
  3.加冠头 [put at the head]
  各立序论,以弁其端.——《唐诗品汇·总序》
  4.又如:弁琼(指镶在马冠上的美玉)
  5.放在前面 [put before]
  乃书是言以弁君为诗之端.——清· 龚自珍《送徐铁生序》
  6.又如:弁首(卷首,前言);弁端(卷首);弁语(弁言);弁论(犹弁言)
  〈形〉
  1.急 [fast;at high speed]
  予甚弁焉.——《汉书·王莽传》
以上问题属网友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