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彦光,字修芝,安定乌氏人也。魏大统末,入学,略涉经史,有规...阅读答案

发布时间:2020-07-29 08:47:24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1~15题。梁彦光,字修芝,安定乌氏人也。魏大统 末,入学,略涉经史,有规检,造次必以礼。武帝时,累迁小驭下大夫。母忧去职,毁瘠过礼。未几,起令视事,帝见其毁甚,嗟叹久之。隋文帝受禅,以为岐州刺史,兼领宫监,甚有惠政,嘉禾连理,出于州境。上嘉其能,下诏褒美,赐栗五百斛、物三百段、御伞一枚,以厉清正。后转相州刺史。彦光前在岐州,其俗颇质, 以静镇之,合境大安,奏课连最,为天下第一。及居相部,如岐州法。邺都杂俗,人多变诈,为之作歌,称其不能理政。上闻而谴之,竟免。岁余,拜赵州刺史。彦光曰:“臣前待罪相州,百姓呼为戴帽饧。臣自分废黜,无复衣冠之望。不谓天恩复垂收采。请复为相州,改弦易调,庶有以变其风俗。”上从之, 复为相州刺史。彦光下车,发挞奸隐,有若神明,狡猾莫不潜窜,合境大骇。初,齐亡后,衣冠士人,多迁关内,唯技巧商贩及乐户之家,移实州郭。由是人情险,妄起风谣,诉讼官人,万端千变。彦光欲革其弊,乃用秩俸之物,招致山东大儒,每乡立学,非圣哲之书不得教授。常以季月召集之,亲临策试。于是人皆克 励,风俗大改。有滏阳人焦通,性酗酒,事亲礼阙,为从弟所讼。彦光弗之罪,将至州学,令观孔子庙中韩伯瑜母杖不痛,哀母力衰,对母悲泣之像。通遂感悟,悲愧若无容者。彦光训喻而遣之,后改过励行,卒为善士。吏人感悦,略无诤讼。论曰:为政之道,宽猛相济,犹寒暑迭 代,俱成岁功者也。然存夫简久,必藉宽平,大则致鼓腹之欢,小则有息肩之惠。故《诗》曰:“虽无德与汝,式歌且舞。”梁彦光有宽仁之心,至诚待物,化行所属,爱结人心,故得所去见思,所居而化。《诗》所谓“恺悌君子,人之父母”,岂徒然哉!11.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12.下列各组句子,分别表现了梁彦光“宽猛为政”的一组是    13.下列对文章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梁彦光任岐州刺史的时候,采取以静镇之的方法,使得岐州合境大安,嘉禾连理,考核连年第一,得到了隋文帝的褒奖。B.梁彦光任相州刺史时,不知道具体问题具体解决,被奸诈之人诬蔑为“不能理政”,为了洗雪耻辱,他请求再为相州刺史,果然打消了刁民的嚣张气焰,终于使相州安定。C.为了改变相州的民风,梁彦光用自己的俸禄延请山东大儒讲学,还经常召集学子,亲自鞭策督促他们,于是相州的民风大改。D.梁彦光很注意教育方法,对酗酒不孝的焦通,他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终于使焦通改过励行,成为好人。14.结合全文的内容,下列对文末“论曰”一段文字的认识,不正确的一项是 A.认为施政要宽严适宽,相辅而行,这样才能收到好的效果。B.认为要想社会长久稳定,靠严峻的手段是不行的,必须凭借宽仁公平的方法。C.认为对老百姓宽仁厚道,老百姓会感激的,大人从内心拥护,小孩则出力帮忙。D.认为梁彦光宽厚仁爱,至诚待人,爱心结人,所以离职后相州的老百姓仍然思念他。 15.把文言文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改弦易调,庶有以变其风俗。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彦光弗之罪。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吏人感悦,略无诤讼。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网友回答

11.B(能够。A.带/将要;C.表承接/表修饰;D.在/凭,用。)12.C(A组分别表现了彦光有礼和治政有功;B组都表现了他的宽厚;D组分别表现了他的理想和政绩)13.B(“奸诈之人作歌”是错的;“打消了刁民的气焰”还不足以使“合境大安”)14.C(大的方面让老百姓填饱肚子,小的方面让老百姓有歇息的机会。)15.(1)改变治理的办法,希望以此改变那里的民风。(3分)  (2)梁彦光没有治他的罪。(2分)  (3)官吏和老百姓都感激喜欢他,几乎没有争论是非和诉讼的情况。(3分)
以上问题属网友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