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郑板桥开仓济民(6分)郑燮,号板桥,清乾隆元年进士,以画竹,兰为长。曾任范县令,爱民如子。室无贿赂,案无留牍。公之余辄与文士畅饮咏诗,至有忘其为长吏者。迁潍县,值岁荒,人相食

发布时间:2020-08-17 15:49:17

(三)郑板桥开仓济民(6分)
郑燮,号板桥,清乾隆元年进士,以画竹,兰为长。曾任范县令,爱民如子。室无贿赂,案无留牍。公之余辄与文士畅饮咏诗,至有忘其为长吏者。迁潍县,值岁荒,人相食。燮开仓赈济,或阻之,燮曰:“此何时,若辗转申报,民岂得活乎?上有谴,我任之。”即发谷与民,活万余人。去任之日,父老沿途送之。
【注释】①谴:谴责,责备。②任:承担责任。
【小题1】加线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2分)A.室无贿赂,案无留牍(牍:写字用的木片)B.公之余辄与文士畅饮咏诗(辄:就)C.值岁荒,人相食(值:遇到)D.或阻之(或:有的人)【小题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2分)
去任之日,父老沿途送之。
    
【小题3】从文中可以看出郑板桥是一个怎样的人?(2分)
     A (2分)。 

网友回答

(答案→)A (2分)。 
解析:
【小题1】试题分析:“牍”在语境中应译为“公文”。
以上问题属网友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