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文炳字彦明,俊之长子也。文炳师侍其先生,警敏善记诵,自幼俨...阅读答案

发布时间:2020-07-28 23:29:59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题。

董文炳字彦明,俊之长子也。文炳师侍其先生,警敏善记诵,自幼俨如成人。岁乙未,以父任为藁城令。同列皆父时人,轻文炳年少,吏亦不之惮。文炳明于听断,以恩济威。未几,同列束手下之,吏抱案求署字,不敢仰视,里人亦大化服。

庚申,世祖即位于上都,是为中统元年,命文炳宣慰燕南诸道。还奏曰:“人久弛纵,一旦遽束以法,不可。危疑者尚多,宜赦天下,与之更始。”世祖从之,反侧者遂安。二年,擢山东东路宣抚使。方就道,会立侍卫亲军,帝曰:“亲军非文炳难任。”即遥授侍卫亲军都指挥使,佩金虎符。

三年,李璮反济南。璮剧贼,善用兵。文炳会诸军围之,璮不得遁。久之,贼势日蹙,文炳曰:“穷寇可以计擒。”乃抵城下,呼璮将田都帅者曰:“反者璮耳,余来即吾人,毋自取死也。”田缒城降。田,璮之爱将,既降,众遂乱,禽璮以献。璮伏诛,山东犹未靖,乃以文炳为山东东路经略使,率亲军以行。文炳至益都,留兵于外,从数骑衣冠而入。召璮故将吏立之庭,曰:“璮已诛死,汝皆为王民。天子至仁圣,遣经略使抚汝,当相安毋惧。经略使得便宜除拟将吏,汝等勉取金银符,经略使不敢格上命不予有功者。”所部大悦,山东以安。

十五年夏,文炳有疾,奏请解机务,诏曰:“大都暑炽,非病者宜,卿可来此,固当愈。”文炳至上都,帝曰:“卿固忠孝,是不足行也。枢密事重,以卿佥书枢密院事,中书左丞如故。”文炳辞,不许。八月天寿节,礼成赐宴,帝命坐文炳上坐,谕宗室大臣曰:“董文炳,功臣也,理当坐是。”每尚食,上食辄辍赐文炳。是夜,文炳疾复作,敕赐御医日来诊视。九月十三日,疾笃,洗沐而坐,召文忠等曰:“吾恨不为国死边,今至此,命也。愿董氏世有男能骑马者,勉力报国,则吾死瞑目矣。”言毕,就枕卒。帝闻,悼痛良久。

(选自《元史·卷一百五十六·列传第四十三》,有删改)

1.对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吏抱求署字             案:案卷

B.人久弛纵,一旦束以法    遽:立即

C.文炳,不许             辞:推辞

D.吾不为国死边           恨:怨恨

2.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文炳明于听断,恩济威

勇气闻于诸侯

B.以文炳为山东东路经略使

公子自骄而功之

C.疾笃,洗沐

于是饮酒乐甚,扣舷歌之

D.吾死瞑目矣

不可,因而刺杀之

3.下列句子中与例句的句式相同的一项的是

例句:轻文炳年少,吏亦不之惮

A.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

B.安在公子能急人之困也

C.单为临菑市掾,不见知

D.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

4.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体现董文炳处事机智的一组是

①文炳明于听断,以恩济威                 ②危疑者尚多,宜赦天下,与之更始

③乃以文炳为山东东路经略使,率亲军以行    ④穷寇可以计擒

⑤留兵于外,从数骑衣冠而入               ⑥愿董氏世有男能骑马者,勉力报国

A.①②⑥    B.②④⑤    C.②③⑥   D.③④⑤

5.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董文炳初为官时,因其年轻,同事都轻视他,但董文炳为官有术,恩威兼施,很短时间就让官府中的人都敬畏他。

B.中统元年,世祖命董文炳抚慰燕南各道,他建议世祖应当大赦天下,给那些危险的、有疑心的人改过自新的机会。

C.李璮在济南反叛,董文炳会合各路军队进行围困,劝降大将田都帅,并活捉李璮;又率亲军安抚百姓,山东得以安宁。

D.董文炳有病上奏请求解除军政要职,世祖没有同意,并接来上都治疗。后来文炳病情复发,世祖又让御医每天来给他诊治。

 

网友回答

【答案】

1.D

2.A

3.B

4.B

5.C

【解析】

试题分析:

1.恨:遗憾。本词属于古今异义词,“恨”在古代汉语里是遗憾的意思。

2.A.都是介词,表示凭借,译为“凭”“靠”。B.前一个是副词,可译为“于是”“就”;后一个是副词,可译为“却”“竟”。C.前一个是连词,表顺承关系;后一个是连词,表修饰关系。D.前一个是连词,可译为“那么”;后一个是连词,可译为“即使”“如果”。

3.A.定语后置句;B.与例句都是宾语前置句;C.被动句;D.判断句。

4.①是董文炳为官兼听明断,③是皇上授董文炳侍卫亲军都指挥使,⑥是董文炳希望董家世代报国,都不属“处事机智”。

5.“并活捉李璮”错,田都帅投降后,叛军自乱并活捉李璮来投降。

考点:理解文中重要实词的含义。

理解文中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

筛选文中信息。

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思想。

点评:课外文言文阅读试题有个特点:有的题目选项出示了文中某些关键字词的意思,有的题目则提示了文言文的主要内容。浏览题目有助于同学们初步了解文言文的大致意思。所以,接到课外文言文阅读文段,首先应该快速浏览文段后的题目。课外文言文阅读问题设计有三种类型,即词语解释题、句子翻译题和内容理解题。对于不同的题目则采用不同的解题方法:

词语解释题。这类题目多数是考查文言实词中一词多义的现象,而这些文言实词基本上都是同学们在课内文言文中学习过的。解题时,应先套用我们学习过的文言实词的意思,再联系上下文检验,经检验意思通顺,则为正确答案。句子翻译题。翻译句子要解释出关键的字词的意思,应该在直译的基础上意译。内容理解题。一般来说,作者通过短小的文言语段,记叙一件事,表达一个中心或一种哲理。所以我们了解了全文的内容后,还要进一步思考作者蕴藏在文章里的写作意图。有时作者将主旨蕴藏在叙事的整个过程中,我们就要思考事件的含意;有时作者在文章的结尾时发表议论,直抒胸臆,以此来揭示文章的中心,我们也要倍加注意。

以上问题属网友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