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答题农业是人类的衣食之源、生存之本,“民以食为天”,邓小平提出“农业最终要靠科技解决

发布时间:2020-07-26 13:27:36

解答题农业是人类的衣食之源、生存之本,“民以食为天”,邓小平提出“农业最终要靠科技解决问题”。据此回答下列问题:(1)结合中国古代农业发展的情况分析中国粮食发展的特点,并分析产生这种特点的原因。(2)结合中国古代农业发展的相关知识分析邓小平观点的正确性。

网友回答

(1)特点:在原始社会,就形成了北方以粟麦为主南方以水稻为主的“南稻北粟”的粮食格局。商周时期,人们常说的“五谷”已经出现,在封建社会时期,还从西域越南美洲等引进农作物品种,丰富了中国粮食的种类。原因:人民的辛勤劳动;自然条件的差异;统治者重视发展农业的政策;中外交往频繁。(2)生产工具的改进是推动农业发展的根本动力。①原始社会由于生产力水平低,主要以石木骨蚌为材料制作生产工具。商周时期,青铜器少量用于农具,春秋战国以后,铁器牛耕开始使用,汉代中期普遍推广,大大促进了中国古代农业的发展。②战国时期铁犁开始出现,汉代中期,人们发明了犁壁,改进了犁的形状,出现了耦犁,唐代南方出现了曲辕犁,标志着中国传统步犁基本定型。③汉武帝时,赵国发明播种工具耧车。④三国时期,马钧改进翻车,唐宋时又出现了以水力为动力的筒车和以畜力牵引的高能筒车,大大提高了灌溉效率。水利工程的建设是推动农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如:春秋战国时的芍陂郑国渠,两汉的漕渠白渠等,其中都江堰是集防洪与灌溉于一体的水利枢纽,至今仍发挥着巨大的功效,体现了先进的科技水平。东汉明帝时,王景负责治理黄河,使黄河安流近800年,表现出丰富的治河经验。明代徐光启在《农政全书》中收集了西方的《泰西水法》及水利施工技术,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课题。综上所述,生产工具的改进水利技术的提高,都是农业发展的根本保证,“科技兴农”无论是在过去,还是在现在将来都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邓小平的观点是符合历史发展趋势的,是正确的。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粮食发展及对农业起推动作用的科技问题,通过对这些知识的考查,使学生明确古人在发展农业方面所表现出的聪明才智,并对今天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古代在农本思想的指引下,从政府到广大的人民群众都以农业发展为主,特别是粮食生产。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今天,农业仍然是国民经济的基础,粮食生产既是人民生活的必需品又是发展工业的基础,其重要性仍然非常突出。第(1)问中,中国古代粮食发展的特点可以从粮食的格局、主要的品种、中外交流等方面来考虑,而产生这些特点的原因要经过总结答出一般的原因。第(2)问考查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来分析问题的能力,邓小平同志提出的要依靠科技发展农业,在古代主要体现在生产工具、水利工程、耕作方式、耕作水平、引进物种等方面,这些都为我们今天农业的发展提供了借鉴意义。
以上问题属网友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