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0-07-28 22:57:32
文言文阅读(13分)
①予观弈于友人所。一客数败,嗤其失算,辄欲易置之,以为不逮己也。顷之,客请与予对局,予颇易之。甫下数子,客已得先手。局将半,予思益苦,而客之智尚有余。竟局数之,客胜予十三子。予赧甚,不能出一言。后有招予观弈者,终日默坐而已。
②今之学者读古人书,多訾古人之失;与今人居,亦乐称人失。人固不能无失,然试易地以处,平心而度之,吾果无一失乎?吾能知人之失而不能见吾之失,吾能指人之小失而不能见吾之大失,吾求吾失且不暇,何暇论人哉!
③弈之优劣,有定也,一着之失,人皆见之,虽护前者不能讳也。理之所在,各是其所是,各非其所非,世无孔子,谁能定是非之真?然则人之失者未必非得也,吾之无失者未必非大失也,而彼此相嗤,无有已时,曾观弈者之不若已。
1.写出下列划线词在句中的意思。(4分)
(1)今之学者读古人书( ) (2)曾观弈者之不若已( )
(3)一客数败( ) (4)何暇论人哉( )
2.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3分)
嗤其失算,辄欲易置之,以为不逮己也
3.对下列句中划线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顷之助词,在句中只起调节音节的作用,无实义
B.人皆见之助词,相当于“的”
C.人固不能无失一定
D.平心而度之量,比划
4.下列说法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2分)
A.“后有招予观弈者,终日默坐而已”中的“默坐”正是作者弈棋后垂头丧气的表现。
B.第②段列举“今之学者”浮躁的治学态度,通过正反对比,提出自己的主张。
C.第③段在指出应如何看待别人过失后,批判了“彼此相嗤,无有已时”的错误做法。
D.本文以下棋打比方,告诫读者人贵有自知之明,知人之明,不要妄自尊大,主观臆断。
5.第③段中,作者提及孔子的用意是(2分)
1.(1)学者:求学的人 (2)若:如
(3)多次 (4)议论,评价
2.(我)讥笑他计算失误,总想替他改放棋子,认为他赶不上自己。
3.A
4.C
5.是非之争,普通人是很难定夺的。
【解析】
1.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考点,能力层次为B,侧重“理解”能力的考核。“学者”属于古今异义词。“数”读shuò
2.得分点:“嗤”“ 辄”“ 逮”
3.B.之:代词C.固:本来D.度:估量
4.A.注意“赧甚”害羞。B“正反对比”错。D.观点是“?然则人之失者未必非得也,吾之无失者未必非大失也”。
5.结合关键句“然则人之失者未必非得也,吾之无失者未必非大失也,而彼此相嗤,无有已时,曾观弈者之不若已”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