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情景:竖立的透明玻璃板下方放一把直尺,直尺与玻璃板垂直;两支相同的蜡烛A、B竖立于玻璃板两侧的直尺上,以A蜡烛为物体.
(1)在探究活动中对玻璃板放置的要求是:________;
(2)为便于观察,该实验最好在________环境中进行(选填“较明亮”或“较黑暗”);采用透明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目的是便于________;
(3)点燃A蜡烛,小心地移动B蜡烛,直到与A蜡烛的像________为止;进一步观察A、B两支蜡烛在直尺上的位置发现,像和物对应点的连线与玻璃板________.
(4)为证实有关成像特点是否可靠,你认为应采取下列哪一项操作?________
A.保持A、B两支蜡烛的位置不变,多次改变玻璃板的位置进行观察.
B.保持玻璃板位置不变,多次改变A蜡烛的位置,进行与上述(3)相同的操作.
(5)如果在蜡烛像的位置上放一张白纸板做屏幕,则白纸板上将________没有(填写“有”或“没有”)蜡烛的像.
网友回答
解:(1)实验时玻璃板要竖直放置或与水平面垂直,如果不竖直,不论怎样移动后面的蜡烛都不可能与前面蜡烛的像完全重合;
(2)①点燃蜡烛,烛焰在明亮的环境中,烛焰和明亮环境对比度较小,成像不太清晰;烛焰在黑暗环境中,烛焰和黑暗环境的对比度大,成像更清晰.
②实验过程中,用透明的玻璃板代替平面镜,在物体一侧,既能看到蜡烛A的像,也能看到代替蜡烛A的蜡烛B,当蜡烛A的像和蜡烛B重合时,便于确定像的位置,从而便于比较物像大小.
(3)点燃A蜡烛,小心地移动B蜡烛,直到与A蜡烛的像完全重合为止,发现:物像大小相等;物像连线与玻璃板垂直;物像到玻璃板的距离相等.
(4)一次实验不具备代表性,应采取同样的实验方案多做几次,避免实验现象的偶然性,才能保证结论的正确.所以应采取B操作.
(5)因为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而光屏不能承接虚像,所以白纸板上没有蜡烛的像.
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