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举题(14分)1.建立深圳经济特区的意义?(4分)2.列举出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任意三项或更多的国家建设成就(6分)3.举出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主要内容(4分)思想上——政治上——

发布时间:2020-10-08 06:50:38

列举题(14分)
1.建立深圳经济特区的意义?(4分)
2.列举出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任意三项或更多的国家建设成就(6分)
3.举出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主要内容(4分)
思想上——
政治上——
组织上——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
 

网友回答

(答案→) 
解析:1.建立深圳经济特区的意义是深圳以国家给予优惠的经济政策,吸收侨资、外资,引进先进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分析: 考点1:工业化起步 一、P.18第一个五年计划(1953——1957)的基本任务——我国的工业化的起步 1、基本任务:1953年我国开始执行第一个五年计划,它的基本任务是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初步基础,相应地发展交通运输业、轻工业、农业和商业,相应地培养建设人才。一五计划的完成,开始改变我国工业落后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过渡。 2、主要成就:鞍山钢铁公司;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沈阳第一机床厂;中国第一飞机制造厂;武汉长江大桥;川藏、青藏公路。 二、P.20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大会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宪法规定我国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社会主义道路,一切权力属于人民,这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考点2:十一届三中全会 1、★★P.38---39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1)P.38背景:①“文化大革命”后,我国积累了许多的政治问题和社会问题。②党的“左”的指导思想,引起全国上下的不满。③1978年,思想界展开了一场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使人们认识到,只有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2)P.39概况:1978年底,中共中央在北京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会议彻底否定“两个凡是”的方针,重新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会议实际上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 (3)P.39意义: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转折,它完成了党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的拨乱反正,是改革开放的开端,从此,中国历史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后中国社会的转折和变化   会议之前 会议之后 指导思想的变化 两个“凡是”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工作重心的转移 以阶级斗争为纲 以经济建设为重心 外交政策的变化 闭关保守 积极地对外开放 文化政策的变化 轻视知识,践踏人才 尊重知识,尊重人才 经济体制的变化 单一的计划经济体制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2.领导中国实现近现代历史三次社会巨变的三个重要人物 (1)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帝制,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
(2)毛泽东创建新中国结束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开创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3)邓小平主持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完成了拨乱反正,领导中国进入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期。
考点3:改革开放 一、★★P.42农村改革----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大包干”,“包产到户”) (1)背景和原因:人民公社制挫伤了农民生产积极性,阻碍了农村生产力的发展。 (2)尝试:安徽凤阳小岗村农民首先实行分田包产到户,农业生产获得大丰收。 (3)扩大:随后在党中央指导下农村逐步实行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 (4)含义:土地实行分田到户,自主经营,交够国家,留足集体的,余粮自主支配。 (5)意义: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农业生产大发展和农村富裕,为农村致富和实现现代化开辟了一条新路。  (6)建国后,我国农村生产关系的四次重大调整及其影响:①建过初期的土地改革(1950——1952),废除了封建土地所有制,确立了农民土地所有制,促进了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为国家的工业化准备了条件;②1953——1956年的农业合作化运动,实现了土地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转变,引导农民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③1958年的“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盲目扩大公有制程度,严重措施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是党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一次严重失误;④1978年以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施,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为农村致富和实现现代化开辟了一条新路。 二、P.45城市经济体制改革(1985年) 1、重点:国有企业——(92年以后)大中型企业——中小企业 2、主要措施:变单一的公有制经济为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实行政企分开,扩大企业的自主权,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的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92年以后国有大中型企业推行公司制和股份制,中小企业采取改组和合并。 3、目的: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4、实质: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5、意义:解放了生产力,提高了劳动者的积极性,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 三、P.43经济特区的建立——对外开放开始起步    1980年,我国在广东的深圳、珠海、汕头和福建的厦门建立四个经济特区,深圳成为对外开放的“窗口”,经济特区为我国经济发展引进了外资和外国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也为后来的对外开放积累了经验。后来我国对外开放的地区逐渐扩大,开放了广州、上海等14个沿海城市,增设了海南经济特区(我国最大的经济特区),设立上海浦东开发区。现在对外开放区已从沿海地区向内地发展,形成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内地,这样一个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特点)的对外开放格局。
以上问题属网友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