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曰:“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阅读答案

发布时间:2020-08-04 07:47:44

阅读下列《论语》选段,回答后面问题(6分)子曰:“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子路》第5章)陈亢问于伯鱼曰:“子亦有异闻乎?”对曰:“未也。尝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诗》乎?’对曰:‘未也。’‘不学《诗》,无以言。’鲤退而学《诗》。……”(《季氏》第13章)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阳货》第9章)⑴ 下列对选段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儒家主张学以致用,学《诗》后,要把《诗》的思想运用到处理政事和外交活动中。 B.春秋时代《诗》在士君子语言交流中经常被引用,所以孔子说:“不学《诗》,无以言”。 C.学《诗》可以激发志气,可以观察天地万物,可以使人懂得怎样去表达怨恨之情。 D.学《诗》近可以用来侍奉父母,远可以事奉君主;还可以多知道一些鸟兽草木的名字。 ⑵ 《诗经》是中国古代的重要文化典籍,请概述孔子对学习《诗经》的看法。                                                                                                                                                                        

网友回答

【答案】(1)  C(2)  孔子认为:学习《诗经》可以提高修养,可以丰富知识;同时对《诗经》的学习也应学以致用。(3分,每一点1分)
【解析】(1)“表达怨恨之情”错,应是“可以使人懂得怎样去讽谏上级”。(2) 略
以上问题属网友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