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时间已是上午九点钟,但部队尚未全部到齐。下了三天的雨,地上又湿又软,行路困难,妨碍了炮兵的转移。到这时候,太阳才渐渐地从阴云中露出来,照耀着大地。空中刮着大风。今天的太阳可不像当年奥斯特里茨的太阳那样金光灿烂,预兆着吉祥。今天的太阳只散射出淡黄色的微光,显得阴郁无力。这是北方的阳光。部队终于准备就绪,处于待命状态。战役打响以前,拿破仑又一次骑着自己的白色牝马,沿着前线,从头至尾检阅一番。在呼啸的寒风里,旗手们举起战旗,骑兵们英武地挥动战刀,步兵们用刺刀尖挑起自己的熊皮军帽,向皇帝致意。所有的战鼓狂热地敲响,所有的军号都对着自己的统帅快乐地吹出清亮的号音。但是,盖过这一切响彻四方声音的,却是雷鸣般的欢呼声,它从各个师团滚滚而来。这是从七万士兵的喉咙里迸发出来,低沉而又洪亮的欢呼声:“皇帝万岁!” ②二十年来,拿破仑进行过无数次检阅,从未有像他这最后一次检阅这样壮观、热烈。欢呼声刚一消失,十一点钟——比预定时间晚了两小时,而这恰恰是致命的两小时!——炮手们接到命令:用榴弹炮轰击山头上的身穿红衣的英国士兵。接着,内伊——这位“雄中之杰”,率领步兵发起冲锋。决定拿破仑命运的时刻开始了。关于这次战役,曾经有过无数的描述。但人们似乎从不厌倦去阅读关于它的各种各样激动人心的记载,一会儿去读司各特写的鸿篇巨制,一会儿去读司汤达写的片断插曲。这次战役,无论是从远看,还是从近看,无论是从统帅的山头上看,还是从盔甲骑兵的马鞍上看,它都是伟大的,具有多方面的意义。它是一部扣人心弦的富于戏剧性的艺术杰作;一会儿陷入畏惧,一会儿又充满希望,两者不停地变换着位置,最后,这种变换突然成了一场灭顶之灾。这次战役是真正悲剧的典型。因为欧洲的命运全系在拿破仑这一个人的命运上,拿破仑的存在,犹如节日迷人的焰火,它像爆竹一样,在倏然坠地、永远熄灭之前,又再次冲上云霄。 ③从上午十一点至下午一点,法军师团向高地进攻,一度占领了村庄和阵地,但又被击退下来,继而又发起进攻。在空旷、泥泞的山坡上已覆盖着一万具尸体。可是除了大量消耗以外,什么也没有达到。双方的军队都已疲惫不堪,双方的统帅都焦虑不安。双方都知道,谁先得到增援,谁就是胜利者。威灵顿等待着布吕歇尔;拿破仑盼望着格鲁希。拿破仑心情焦灼,不时端起望远镜;接二连三地派传令兵到格鲁希那里去;一旦他的这位元帅及时赶到,那么奥斯特里茨的太阳将会重新在法兰西上空照耀。(1)选文第①段中画线的句子应如何理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析介绍一下选文第②段中的两位作家(写出国籍、代表作)。(1)司各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司汤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选文第③段的画线句有什么含义?说出你的理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滑铁卢之战》一文由六个小标题组成,分别是“滑铁卢的上午”“格鲁希的错误”“决定世界历史的一瞬间”“滑铁卢的下午”“决战”“尾声”。根据你对全文的理解和六个小标题的组成说一说本文的线索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结合你所学过的历史知识,谈一谈你对“滑铁卢战争”的看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网友回答
答案:解析:
(1)此句为自然环境描写,写出了虽然太阳“露出来”,但“散射”“微光”则意味着战争不会“吉祥”,为下文写战争失败埋下伏笔。(2) (1)司各特:英国小说家、诗人,著有《拿破仑传》 (2)司汤达:法国小说家,著有《巴马修道院》(3)“奥斯特里茨的太阳”意味着拿破仑的胜利,意味着他将继续统治法兰西。(4)时间(上午、下午)和人物两条线索交织在一起写战争的始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