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辛亥革命失败后,陈独秀对照西方国家的历史,认真研究,认为中国革命多次失败的原因是由于几千年封建文化毒害的结果。因此,救亡之道要首先打倒中国的封建文化而代之以西方的文明。1.

发布时间:2020-10-08 13:40:18

材料一:辛亥革命失败后,陈独秀对照西方国家的历史,认真研究,认为中国革命多次失败的原因是由于几千年封建文化毒害的结果。因此,救亡之道要首先打倒中国的封建文化而代之以西方的文明。
1.材料反映的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什么历史事件?(3分)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说说此事件前后两个阶段在宣传内容上有何变化?(4分)
2.陈独秀认为“救亡之道要首先打倒中国的封建文化而代之以西方的文明”,你怎么看待这场运动?(3分)
材料二:继5月4日的学生游行之后,工人罢工,商人罢市,中国的各种社会力量都行动起来汇聚成自1840年以来涉及范围最广、参加人数最多的一次爱国运动,……
---《复兴之路》解说词
3.材料反映的运动“中国的各种社会力量”都参与其中,结合所学分析哪一社会力量发挥了最重要的作用?(3分)由此将中国历史带入了一个新时期,新时期是指哪一时期?(3分)
 

网友回答

(答案→) 
解析:1.根据题意“陈独秀对照西方国家的历史……打倒中国的封建文化而代之以西方的文明”是指他们发起新文化运动;作为一场轰轰烈烈的思想革命,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即围绕着“四提倡,四反对”而进行的具体实践活动。前期其实质是资产阶级的新文化反对封建旧文化的斗争。后期则由先进的知识分子极力宣传马克思主义为主题。
2.根据题意可知,本小题要解答的是新文化运动的性质和影响。其性质它是一场空前的思想大解放,主要,影响可以从积极和消极两个方面来看,启发人们追求民主和科学,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这是积极的,对东西方文化绝对肯定或绝对否定是消极的。
3.本小题要注意时间范围是“五四运动”之后,即新民族主义革命时期,中国革命有了新的变化,工人阶级开始登上了政治舞台,成为革命的先锋队。分析: 考点1:近代化的探索 1、洋务运动的目的:为了镇压农民起义,维护清王朝的统治。
 洋务运动的时间: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
 代表人物:奕忻(中央),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地方)
 洋务运动的内容:
  (1)前期以“自强”为口号,采用西方先进生产技术,创办军事工业。如安庆内军械所、江南制造总局、福州船政局等。
  (2)后期以“求富”为口号,开办了一些民用工业。如李鸿章在上海创办的轮船招商局、张之洞创办的汉阳铁厂、湖北织布局等。
  (3)从70-80年代筹建了南海、北洋和福建三支海军。
  (4)创办新式学堂。1862年创办的京师同文馆是洋务派创办的第一所新式学堂。
评价洋务运动:是失败的封建统治者自救运动。目的是维护清朝统治而不是把中国引向资本主义。没有使中国走向富强。但引进了西方先进的技术……为中国近代化开辟道路。对外国经济势力的入侵起到了一定的抵制作用。
  2、1895年春,康有为领导的“公车上书”揭开了变法维新的序幕。
  3、戊戌变法:1898年6月到9月。性质:资产阶级的改良运动 影响:是救亡图存的爱国运动,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次思想解放运动,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提出了比较全面的资本主义改良方案,有利于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和西方科学技术的传播,推动了中国近代社会的就一步发展。  启示:戊戌变法的失败说明资本主义的改良运动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走不通。康有为等人勇于向先进的国家学习,敢于开拓进取、创新变革和高度的历史使命感、责任感值得我们学习。
  4、1894年,孙中山组织了革命团体兴中会。(第一个革命团体,成立地点:檀香山)1905年,他建立统一的革命组织中国同盟会(第一个全国规模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孙中山为总理。通过了推翻清朝统治,废除君主专制,建立民主共和国,改革土地制度的革命纲领。它的成立,大大推动了全国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创办的机关刊物《民报》,三民主义(民族,民权,民生)是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
以上问题属网友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