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根据下列装置,回答问题.
(1)写出标号①②的仪器名称:①________,②________.
(2)实验室制取H2,可选用装置________(填写装置序号)能收集到较纯净的H2.
(3)判断CO2已收集满的方法是________.
(4)由实验测知:取3.5gKMnO4晶体加热到220°C,分解放出的氧气多于按下式计算的理论量.
按下式计算的理论量为放出氧气0.354g,2KMnO4K2MnO4+MnO2+O2↑
(溶于水呈紫红色) ?(溶于水呈绿色)? (黑色,不溶)
换算成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248mL,而实际测得的氧气为308mL(标准状况),超过理论量为:(308-248)mL=60mL.试回答:
①怎样用实验证明:超理论量的氧气不是来自MnO2?
________.
②怎样用实验证明超理论量的氧气是由K2MnO4分解产生的?(要求用KMnO4制取氧气后的残渣实验,如右图所示.)________
图3检验K2MnO4分解产生氧气的实验
③通过以下四步实验操作可从“最后残渣”中分离出MnO2.正确操作的先后顺序是________(填写选项序号).
A.?烘干???B.?溶解????C.?过滤????D.?洗涤
④把③中滤液蒸发结晶可得到锰酸钾晶体,在蒸发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___.
(5)用装置F制取气体,在反应过程中,用弹簧夹夹住导气管上的橡皮管,过一会儿反应就会停止,其原因是________.
网友回答
解:
(1)①为长颈漏斗,②为水槽;
(2)制氢气应选择固液常温性发生装置,又氢气的密度比空气小且难溶于水,为收集到较纯净的氢气应选择排水法收集;
(3)用燃着的木条放置于瓶口,木条熄灭.
(4)①另取少量MnO2,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插入带火星的木条,木条不复燃;
?????②用酒精灯火焰集中加热“残渣”,又收集到一定体积的氧气;
?????③高锰酸钾完全分解后剩余物中只有二氧化锰和锰酸钾,而二氧化锰不溶于水,锰酸钾溶于水,所以可以利用溶解过滤的方法得到二氧化锰,然后进行洗涤干燥即可;
??? ④蒸发时为防止液滴向四周飞溅,所以要用玻璃棒不停的搅拌;
(5)用装置F制取气体,在反应过程中,用弹簧夹夹住导气管上的橡皮管,气体无法排出,装置内气压变大,会把液体压入长颈漏斗中,使固液分离反应停止.
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