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时记趣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微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空,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昂首观之,项为之强。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其冲烟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怡然称快。学弈①弈秋②,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矣,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③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①弈:古代一种围棋。② 弈秋:善弈者,名秋。③为:同“谓”,说。1.解释下列划线字的意思。(4分)① 私拟作群鹤舞空_________ ② 项为之强__________③使弈秋诲二人矣___________ ④ 非然也___________2.下列句中“之”字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 )(2分) A.项为之强B.思援弓缴而射之C.虽与之俱学D.故时有物外之趣 3.翻译句子。(2分)⑴见藐小微物,必细察其纹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⑵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幼时记趣》和《学弈》中选取一篇文章,说说它给你的启示。(2分)文章_________ 启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网友回答
1.①拟:比 ② 强:同“僵”,僵硬 ③ 诲:教诲,教导 ④ 然:这样(共4分,每空1分)2.D3.(1)看到细小的东西,一定要仔细观察它的花纹。(2)弈秋是全国最擅长下棋的人。4.《幼时记趣》:仔细观察定能发现物体本身以外的乐趣。《学弈》:学习不可一心二用,必须专心致志,一心一意,才能学有所成。(2分)(启示2分,光写文章名字不得分)
【解析】1.试题分析:“拟”为“比”义是固定的,意为是孩子的主观想像;“强”要写出相通字,再解释;“诲”不要错看成“悔”;“然”是一词多义,在古文中意思有“认为对”“这样”“然而”,要注意辨识。考点:考查学生对古汉语常用词的识记能力。点评:本题不难,标记字词易于理解。学习古文,要多加注意常用词语的意义,尤其是课文注释中的词语。另,古文中很多词语都是一词多义的,学习时要对“多义”词识别记忆,比如本题中的“然”就是多义的,学习时要举一反三,识记字词某一意思时,要想一想学过的其它意思。做题时要疏通句子意思,先把句子意思理解正确,再解释字词意思,所要注意的是,在字词本义与句中意思有所差别时,最好本义和句中意都要写出来,比如本题中的“强”通假字。2.试题分析:前三项中“之”都是代词,A中代“这件事”,B中代“鸿鹄”,C中代“专心致志之人”;D句中的“之”是助词“的”。考点:考查学生对古文常用词语的辨识能力。点评:本题不难,几项中“之”的意义易于辨识。古文语言精练而丰富,有很多语言现象要注意,一词多义就是其中之一。学习时要透彻的了解一个文言词语主要有哪些意思,学过就要记住,举一反三。注意不同意思在文言句子中使用时的特点及规律,以便答题时供参考。做题时要先大致理解句子的整个意思,再推断字义,提高解答的准确率。3.试题分析:“藐小”与现代汉语的“渺小”,要注意区别,这里是指形体小,而不是形象普通不起眼;“弈秋”是人名,不是“在秋天下棋”,句中两个“奕”,意思是不同的。“者也”表达判断,要翻译成“……是……”判断句式,否则扣分。考点:考查学生理解古文句意及翻译文言文的能力。点评:本题不难,两句内容不复杂,易于翻译。翻译文言句子,首先要理解整篇文章的文意,弄清句子前后的语境,做到句不离篇,其次要注意句中的关键字词,要翻译准确,不可遗漏,第三尽量直译,不便直译就要意译,注意特殊句式、通假字、一词多义等问题,第四句子要通顺,语气要连贯,结构要完整,为此,在不影响句子原意的前提下可增删少量字词来疏通句子。4.试题分析:选择其一回答即可,应选自己熟悉的回答。若两者都回答,错的要扣分。“启示”就是要说道理谈感想,《幼时记趣》道理在“热爱生活”的点上,《学弈》道理在“用心学习“的点上。从本题拟题的形式看,道理要简单地用一句话概括,即不能只写一个词,也不必过多的陈述。考点:考查学生对古文中所包含道理的理解和表达见解的能力。点评:此题不难,两篇古文所包含的道理很容易理解。平时多阅读,多积累这类故事的材料,阅读时勤于思考,养成好习惯,考试时解答此类题目就会游刃有余。主观题的解答,陈述的观点要明确,句子要简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