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上
网友回答
第一节
现代汉语词汇概述(P116)
练习题
一、请运用“同形替代法”来鉴测哪些是语素,哪些不是语素。
语素:研、究、沙龙、汪、洋、仿佛、荒唐、荒、原、精、密、玻璃
二、请区别下列语素属于哪一种:成词语素、不成词语素、定位语素、不定位语素。
成词语素:的士、琵琶、啊、过、走、最、清、从
不成词语素:微、阿、者、们、晰、言
定位语素:啊(语气词)、过(助词)、阿、者、们、最、从(介词)、晰
不定位语素:啊(叹词)、的士、琵琶、微、过(动词)、走、清、言
三、现在一种女式厚底鞋,有不同的名称:“高底鞋”、“松糕鞋”、“长高鞋”、“增高鞋”,请从文化的角度对这些名称加以解说。
“高底鞋”不叫“厚底鞋”的原因与“长高鞋”、“增高鞋”的名称来由一样,都体现了中国女性极力追求高挑的审美心理。“松糕鞋”的名称融入了鞋的
喻体,该喻体新颖独特,反映了当代社会求新求异的文化心理趋向。
四、判断下面这些词出现在什么历史时期,表现了什么样的时代特征。
“文明戏”是 20 世纪初指具有西方现代意识的戏剧(还有文明结婚、文明棍)。“武工队”是指抗日战争时的敌后武装工作队,“支前”是指解放战争时期老百姓支援前线的行为,“保家卫国”是抗美援朝时期出现的词,这后三个词语都表现了当时大敌当前,人民积极备战的时代风貌。“卫星田”指在浮夸风指导下的虚假的高产田好比放了卫星上天、“大跃进”则是 1958 年是的一种不顾客观实际冒进左倾的群众运动,这两个词都是20 世纪50 年代大跃进时期的词语,反映了当时的一种极左思潮。“工宣队”、“关牛棚”、“插队落户”、“文攻武斗”是“文化大革命”时期的词语,表现了十年动乱期间颠倒黑白、一派混乱的时代特征。“国格”、“小康社会”、“经济特区”、“外向型经济”、“三陪小姐”、“追车族”是改革开放以后出现的词,有些体现了把发展经济放在首要位置的时代特征,还有些则反映了改革开放过程中出现的一些不良现象。
五、同样是“狗”,中国人常常说:狗仗人势、狗急跳墙、狐朋狗友,而欧美人则对狗情有独钟,请从文化心理上加以分析。
[附件:]9414.pdf
售价:
70金币
如何获得金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