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和团运动期间,《中外日报》一篇文章说:“夫中国外交之起,出于不得已而成互市(对外通商)。其间丧师辱国,赔款割地,盖无约不损,无战不败。故其时通国臣民上下,以复仇为雪耻,以积愤思抱怨,以下令逐客为最快意,以闭关绝市为复见太平。其处势应变,虽曰非宜,其抗志负气,殆非无取。”该材料不能表明的是
A.作者正确揭示了义和团运动的原因
B.义和团斗争方式不当
C.义和团反抗侵略的精神值得赞扬
D.作者有盲目排外的倾向
网友回答
D解析本题是一道材料型的逆向选择题,难度较大,主要考查学生阅读、理解材料和分析问题的能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要把每一选项的意思在材料中找到依据。从“其间丧师辱国,赔款割地,盖无约不损,无战不败。故……”可以判断A有根据。从义和团简单地“以下令逐客为最快意,以闭关绝市为复见太平”,可见其斗争方式不当,B有出处。从作者认为义和团这种“处势应变”的方法“非宜”来看,可知D与材料不符。从“其抗志负气,殆非无取”的评价,可知作者对义和团反抗侵略是肯定的,C项与材料相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