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止观录阅读答案

发布时间:2020-07-29 22:03:47

不动笔墨不读书①读书是获得学问的重要途径。好读书还必须会读书,那么究竟应该怎样读书呢?古今中外很多学者用他们的经验告诉我们:不动笔墨不读书。②“不动笔墨不读书”可以强化记忆、训练思维。美国科学家富兰克林的成功就是由此开始的。一次,富兰克林买到一本《旁观者》的刊物,便边读边把几篇文章的主要内容摘录下来。几年以后,他模拟原文,写出了一篇篇文章。接着,把自己写的与原文比较,发现自己的缺点,就把它改正过来。这样下来,他不仅掌握了作者的观点,取到了“真经”,而且学习了作者的思维方法,锻炼了自己的创造力。③“不动笔墨不读书”也可以积累知识、练习写作。明末清初的思想家、学者、诗人顾炎武,在大量阅读的同时,按经文、吏治、诗赋、史地一一摘录,编写,增改;几十年读书不辍,动笔不断,一部见解深刻、考证翔实的《日知录》也就随之问世了。其他关于读书的书,古的如《读书止观录》,近的如《书香信》、《耕堂读书记》——都是“边动笔墨边读书”结出的累累硕果。④“不动笔墨不读书”还可以给后人留下绮丽的精神瑰宝。金圣叹精于批注,他在读书时将精辟的见解写在字里行间、书眉页脚,对后人阅读原著有莫大的帮助。他在读《水浒传》时所写的批注入情入理,深刻而独到,为我们鉴赏《水浒传》打开了一扇天窗。那些绛色的批文虽隐于原文旁侧,却犹如缀在锦缎上的红宝石,熠熠生辉!还有朱熹批注的《大学》、《诗经》,毛氏批注的《三国演义》,脂砚斋批注的《红楼梦》,无不给后世留下了丰厚而珍贵的财富,成为了我们精神的食粮,智慧的营养。⑤然而,“动笔墨”也不能随心所欲。它要求我们,一方面要在认真阅读思考的基础上,做到忠实于原文内容,尊重作者的观点;另一方面也要对自己留下的墨迹做定期反思,总结修正。这样才能真正吸收作品精髓,丰富自己的内涵,提高修养,增长才干。⑥总之,“不动笔墨不读书”是建造自己学业大厦的良方,它能让读者更深入地领会书中的真谛,让书香飘得更远。1.请写出本文的中心论点。(1分)                                                                          2.文章围绕中心论点从哪三方面进行论证的?(3分)                                                                                                                                                                                                                                      3.文中画线句子运用了              、               的论证方法。(2分)4.阅读全文,回答下面两个问题。(5分)(1)请写出顾炎武“动笔墨”的三种方式。(3分)                                                                       (2)读书“动笔墨”需要注意哪两方面的问题?(2分)                                                                                                                                                

网友回答

1.“不动笔墨不读书” 2. “不动笔墨不读书”可以强化记忆、训练思维;“不动笔墨不读书”也可以积累知识、练习写作;“不动笔墨不读书”还可以给后人留下绮丽的精神瑰宝。3.举例论证 比喻论证  4.(1)摘录 编写  增改  (2)一方面,要在认真阅读思考的基础上,做到忠实于原文内容,尊重作者的观点;另一方面,也要对自己留下的墨迹做定期反思,总结修正。
【解析】1.试题分析:学生明确论点的要求应满足三点:作者的观点、明确的判断、完整的句子。学会在文章中找出和概括符合观点的句子。对于议论文的观点的句子,从文章所在位置的比例,其中有大部分文章的论点在文章的开头部分,学生可以从文章的开头部分找出文章符合论点要求的句子,少数的论点出在文章的结尾部分,学生学会在原文中找出论点。考点:本题学生把握文章中心论点的能力。点评:议论文中的论点是作者对所议论的问题所持的见解和主张,一般能从文中直接找到,常出现在文章的下列位置:题目、开头、中间部分、结尾。2.试题分析:在议论文中,学生应培养寻找中心句,总结概括文章的小分论点的能力。此题学生可以从强化记忆、训练思维;可以积累知识、练习写作;以给后人留下绮丽的精神瑰宝三方面来进行阐述和论证。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有效信息的筛选能力。点评:此类题主要是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题目对所提取的信息有明确的要求,根据这一要求浏览文章内容,可以采用跳读的方式,一般都能找到关键词句。这些关键词句有的可以直接作为答案,有的需要稍加整理,重新组织语言来表达,得到答案。3.试题分析:文中画线句子中的“他”指金圣叹,这是举例子,是举例论证。“打开了一扇天窗”“那些绛色的批文虽隐于原文旁侧,却犹如缀在锦缎上的红宝石,熠熠生辉!”是比喻句,所以是比喻论证。考点:本题考查论证方法。点评:初中阶段常见的论证方法主要有:举例论证、道理论证、比喻论证、比喻论证等。举例论证:真实具体,说服力强;道理论证:有权威性,论证有力;比喻论证:生动形象,通俗易懂;对比论证:正误分明,是非明确。无论哪种论证方法都是为了证明中心论点或分论点的。4.试题分析:学生筛选并提取文章阅读语料中的信息,是建立在文章理解基础上的考查方式,促进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达到理解的目的,能够用原文的材料来解决问题。此处能从摘录 、编写 、增改 三个方面来概括顾炎武“动笔墨”的三种方式;文章从要在认真阅读思考的基础上,做到忠实于原文内容,尊重作者的观点;也要对自己留下的墨迹做定期反思,总结修正。这两个方面来进行阐述“动笔墨”需要注意的两方面的问题。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提取信息的能力。点评:分析这类题目,首先要确定答题范围,在文中找到相应信息,借助它们来确定和提取出正确答案。
以上问题属网友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