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 西湖保俶塔的“俶”怎么读? 语文
网友回答
【答案】 研究西湖保俶塔的“俶”怎么读,似乎有点儿像孔乙己钻研“回”有几种写法.但是,孔乙己如果不是中科举的毒太深,不是迂腐到不知生计,而是只在暇闲的时候,玩弄玩弄古文字,又有什么不可以呢?孔乙己的爱好,比较男盗女娼,总高贵些吧?虽然他把自己知道“回”有几种写法,拿到小P孩面前去卖弄,算不得“砖家”,可他的心地并不肮脏.其实,在实际生活中,“回”有几种写法这类东西,不可一棍子打死,因为它们并不都是没有实用价值的东西.在特殊情况下,这些牛角尖里的“学问”,还是会有用的.\x0d杭州地名中的“俶”,都是指五代吴越最后一位国王钱俶.钱俶(929-988),父钱元瓘,母吴汉月.948年—978年在位,也就是从19岁到49岁做了30年的国王.他本名钱弘俶,960年北宋建立,为避赵匡胤父赵弘殷的讳改名为钱俶.978年吴越国纳土归宋,钱俶全家去开封,不能再归.988年去世,他的去世是寿终正寝,还是被酒中下毒,是个历史疑案.\x0d对于保俶塔的“俶”,现在杭州的广播电视媒体,讲普通话时都读为chǜ.众多繁杂的权威现代字典、辞书,也都认为保俶塔的“俶”应该读成chǜ.《汉语大字典》虽然认为“俶”意思为善的时候读shū,但是仍然明确指出“保俶塔”的“俶”应该读为chù.\x0d或有人认为钱俶的父亲给他取名“俶”,意思是“善”,所以应该是读为shū.钱俶的父亲给他取名“俶”,意思是什么,家庭私事,证据太难说了,要考证出来,也太玄妙了.说钱俶父亲的意思是“善”,能证据确凿吗?为什么就不能是“始、作、厚”等呢?“始、作、厚”不也都是含义很好的吗?文库《中国人名怎么读》第36“钱俶的俶怎么读”,也想当然地说:“弘俶当为弘善之义,俶取善义,有shū、chù两读.”——“弘俶当为弘善之义,”有何证据?“俶取善义,有shū、chù两读”,更是毫无根据.\x0d《宋本广韵》告诉我们,在钱俶那个时代,这“俶”字,字义只是四种:“始也、厚也、作也、动也”,那时的“俶”字已经没有“善”的字义(注1).所以现在如果有人以为钱俶的父亲给他取名“俶”,意思是“善”,那不过是假想,不可能是历史事实.因此,在钱俶时代,“俶”也就绝不会读成shū.\x0d《宋本广韵》里,“俶”的字音是入声.现在普通话里没有了入声,但是江浙一带方言里有大量的入声字,《宋本广韵》注“俶”字音“昌六切”,改吴语入声读普通话的去声,就是chǜ.\x0d清朝《康熙字典》,注“俶”字音,与《宋本广韵》同,也是“昌六切”,并且指出“音埱”,查“埱”字,音也是chù.\x0d所以,西湖“保俶塔”的“俶”,无疑应该读作chǜ,而且只能读成chǜ.\x0d但是如果把该塔,读成或者写成“保叔塔”,也是正确的,现在杭州本地人的口语,还是大多叫着保叔塔.因为该塔本来就不叫保俶塔,而是叫保叔塔.保俶塔是明朝后期,才由个别文人想出来的.所以如果读写为保叔塔,是一点错误都没有的.\x0d该塔初建于五代后周时期,而不是北宋.历史上有过“保叔”、“宝石”、“宝叔”、“宝所”、“保所”、“保俶”等多种名称,主要是谐音转换而已.“保叔塔”是北宋以来民间约定俗成使用时间最长的名字.“宝石塔”一说,是因宝石山而来,“宝石山”之名也来源于五代吴越王,“宝石塔”因山而名,最合符事理,“宝石塔”与“保叔塔”,在杭州话里,声音非常相近.“保叔塔”所以叫得响,与“宝石塔”声音近似,也有极大的关系.明朝后期个别文人想出保俶塔来,也是因为“俶”与“叔”,字形相近,声音相似.\x0d总之,西湖保俶塔,写成“保俶塔”,“俶”就应该读成chǜ,不能读成shū.读成“保shū塔”,就应该写成保叔塔.可以这么说:保俶塔是塔的今名,保叔塔是塔的古名(注2).\x0d当然,在正式的场合,我们还是应该避免混乱,使用通行的今名保俶塔.——这小小宝塔的历史掌故,就是这样的复杂,\x0d——————————————注:\x0d(1)东汉《说文解字》:“俶,善也.”清代段玉裁《说文解字注》:“《释诂》《毛传》皆曰:淑,善也.盖假借之字,其正字则俶也.淑者,水之清湛也,自淑行而俶之本义废矣.”\x0d自从“淑”通行后,“俶”的本义“善”就废了,——“自淑行而俶之本义废矣.”.也就是说,自从“淑”字通行,“俶”就失去了“善”这个字义.既然“俶”已经失去了“善”这个字义,又何来读音shū呢?所以,现代大多数字典“俶”字都没有shū音,是完全正确的.\x0d《宋本广韵》表明,“俶”的字义在北宋的时候就已经只是四种:“始也、厚也、作也、动也”,没有了“善也”.没有了“善”义,也就没有了读音shū.可见现代字典再注“俶”意思为“善”时,读shū,就纯属多余了.\x0d(2)“保叔塔”之名始于北宋,“保俶塔”之说始于明末,清朝、民国两种叫法并存,当代才定名为保俶塔.所以说,保叔是古名,保俶是今名.\x0d有外地游人因为杭州民间仍然叫保叔塔,就以为“俶”五代音shū,那完全是误解.——他们错误地以为这塔起初就叫“保俶”,所以就想不通现在本地人为什么还叫“保叔”了.——这塔起初绝不叫“保俶”,想一想吧,古代避讳是个重大问题,国王为了避北宋皇家的讳还要改名,钱俶的臣下又怎么敢用国王的名字去命名一座塔?所以保叔才是古名,所以杭州现在还是有许多人,继续用着古名.——不过是如此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