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新闻.完成15--18题.十六届六中全会召开 研究和谐社会新华网北京10月8日电

发布时间:2021-02-19 14:11:41

阅读下面的新闻,完成15--18题。

十六届六中全会召开

研究和谐社会

新华网北京10月8日电(记者: 吴晶 熊争艳 崔清新)中共十六届六中全会8日在京召开,此次为期四天的会议将专题研究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若干重大问题,并将做出重要决定。此间分析人士认为,此次会议彰显了中国执政党破解和谐社会难题的决心。

2003年,中国人均GDP首次突破1000美元。国际经验表明:很多国家在人均GDP超过1000美元之后,可能会出现贫富悬殊、失业激增、分配两极化、社会矛盾激化,导致经济社会发展长期徘徊不前,甚至引发社会动荡和倒退。

在过去的20多年里,中国从一个收入分配较为平均的国家,一跃成为贫富差距位居世界前列的国家之一。亚洲开发银行驻中国代表处副代表兼首席经济学家汤敏说:“如果不采取措施缓解这一差距,将会影响民众对改革开放的支持,甚至影响社会稳定。”

在个别地区,一些集市口角、房屋拆迁纠纷、土地征用分歧等日常生活的矛盾,都可能因处理不当而演变成对抗性的冲突和大规模群体性事件。

中国社科院社会学所研究员李培林说,中国经济当前正进入新一轮的高速成长期,在利益格局调整和社会构成发生深刻变化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新型的社会矛盾,有的矛盾甚至比较突出和尖锐。

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教授李强说:“很多国家在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时都会出现一个危险期。中国政府能否处理好这些矛盾,直接关系到改革开放的进退兴衰。”

英国诺丁汉大学教授郑永年近日在新加坡《联合早报》上撰文指出,中国新领导层执政开始,就把建设和谐社会提到中国政治的最高议程,相继提出了各种围绕着建设和谐社会的政治概念,如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等。和谐社会的概念既有创新的成分,也在实践层面反映了中国现实的需要。

郑永年认为,十六大以来,很多政策尤其是社会政策是向社会的弱势群体倾斜的,从实行社会低保政策到近来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各种政策从其目标来看是要建设和谐社会。

李强说:“十六大以来,中国领导人强调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这种亲民政策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容纳多元利益的表达,有利于建立社会成员广泛参与的和谐机制。”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胡锦涛曾指出: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这些基本特征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需要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全面把握和体现。

“中国建设和谐社会的重点已经悄然从思想意识形态层面的论证转移到制度建设层面,这是非常重要的一步。”郑永年说。

有分析人士预测,中国政府将根据六中全会的有关精神,着重从体制上、机制上保障社会公平,进一步缩小贫富差距,扩大就业,并可能在医疗卫生、教育、社会保险等几个重点领域率先推进改革,让穷人享受到更多的改革和发展成果。

中共中央党校科学社会主义教研部主任严书翰说:“可以相信,六中全会的一个重要原则就是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和谐因素,增加和谐因素。”

【新闻背景】

中国贫富悬殊居世界前列

过去二十多年,中国从收入分配较为平均的国家,迅速成为贫富差距位居世界前列的国家之一。

2005年中国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达3.22:1,如果将城乡居民收入的计算方式、税赋负担、社会保障、基础设施等因素综合考虑在内,实际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远在3倍以上。

中国城市居民收入差距的基尼系数已超过0.4的国际警戒线,10%的最低收入家庭财产总额占全部居民财产不到2%,而10%最高收入家庭的财产总额则占40%以上。

另外,地区间的贫富差距也很大,中国东部最富省份与西部最穷省份的人均GDP差距达十多倍。

 (来源:国家统计局资料)

15.下列对这则报道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两项是(  )(  )(5分)

A.选文第1节是新闻的导语,很典范地将导语的五个“W”(何时:When;何地:Where;何人:Who;何事:What;何故:Why)和一个“H”(如何:How)交代得一清二楚。  

B.新闻的题目是很有讲究的,完全式题目由三部分组成――引(眉、肩)题、正题和副(子、辅)题。这则新闻只有引题和正题。

C.这则新闻中有许多中外学者和要人的谈话,重点都围绕着中国的“和谐社会”能否建立展开。

D.这则新闻后之所以要附上【新闻背景】材料,是因为它能够补充这则新闻没有结论的缺陷。

E.这是一则综合新闻,集中报道了十六届六中全会在研究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若干重大问题中,贫富悬殊是面临的最棘手的不和谐因素,是亟待解决的难题。

16.英国诺丁汉大学教授郑永年撰文指出“(中国)和谐社会的概念既有创新的成分,也在实践层面反映了中国现实的需要”。为什么说“也在实践层面反映了中国现实的需要”?请你联系原文谈谈自己的见解。(6分)

                                                                              

17.谈谈作者要特意附上【新闻背景】材料的作用。(6分)

18.这则新闻的正题是“研究和谐社会”,可是新闻的基本材料、篇幅和中心以及重点探讨的都是“贫富悬殊”的问题。有人认为,这恰好抓住了构建和谐社会所面临的根本问题是怎样消除“贫富悬殊”这一重点。也有人认为,重点内容与文题不统一,这是新闻写作的败笔。对此,你赞成哪一种观点,请谈谈你的看法。(8分)

 


网友回答

答案:

15.(5分)B   E(A 项“一清二楚”错,这篇新闻采用的是不完全导语,并非把六个要素都交代清楚,比如“何故:Why和如何:How”就没有;如果把“研究”当作“如何:(How)”的话,至少“何故:Why”就没有。(W,H的提法参见粤教版语文必修5P58页的“消息”(新闻))  C项“能否建立”错,重点都围绕着中国‘和谐社会’的建立,首先要解决的关键问题是“贫富悬殊”及其可能引起的许多问题。 D项错,这则新闻后之所以要附上【新闻背景】材料,是因为它能够提供这则新闻为什么要以“贫富悬殊”为重点的背景,弥补了没有背景材料而人们阅读理解可能有一定困难的缺陷。)

16.(6分)中国人均GDP早已突破1000美元。根据国际经验,这将可能出现贫富悬殊、失业激增、分配两极化……。中国从一个收入分配较为平均的国家,一跃成为贫富差距位居世界前列的国家之一。2005年中国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实际差距远在3倍以上。一些日常生活中对抗性的冲突和大规模群体性事件等新型的社会矛盾时有产生,有的甚至比较突出和尖锐。能否处理好这些矛盾,直接关系到改革开放的进退兴衰。这就是中国的现实,它迫切需要创建和谐社会。  

17.(6分)作者在新闻后之所以要特意附上【新闻背景】材料,是因为它能够提供这则新闻为什么要以“贫富悬殊”为重点的背景理由,提供了充分的事实根据,使人们阅读时易于准确而深刻理解。

18.(8分)可以从四个方面考虑评分:①有没有扣住命题;②是否言之有理;③能不能扣住文本;④语言是否通顺流畅。(见仁见智,自圆其说即可。不同观点,言之成理可以得分。)

示例:我赞成第1种观点(1分)。因为文题表明这次会议的中心议题是“研究和谐社会”,导语又指出“四天的会议将专题研究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若干重大问题”(2分)。而中国的社会现实是“贫富悬殊”,已严重制约着建立和谐社会的进程,因此必须首先消除这一最大的不和谐因素,构建和谐社会才能成为可能(2分)。所以作者立足于探讨“贫富悬殊”这一中心(重点),是很有道理的(1分)。

反例参照原文和上例评判。

以上问题属网友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