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问题。(6分)西归绝句(其二)元稹五年江上损容颜,今日春风到武关。两纸京书临水读,小桃花树满商山。注:元稹本在长安任监察御史,元和五年(810)被贬为江陵府中曹

发布时间:2020-08-14 22:55:37

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问题。(6分)
西归绝句(其二)
元稹
五年江上损容颜,今日春风到武关。
两纸京书临水读,小桃花树满商山。
注:元稹本在长安任监察御史,元和五年(810)被贬为江陵府中曹参军,元和十年(815)自唐州(今河南省唐河县)奉诏还京。途中接到李复言、白居易寄自长安的书信。武关在今陕西省商县东。
这首诗在 抒情上层最突出的特点是什么?请结合诗中所写“两喜”作简要分析。 

网友回答

这首诗作于元和十年(815)元稹自唐州(今河南省唐河县)奉诏还京途中。诗题下原注:“得复言、乐天书”。“诗中抒发的便是归途读友人书信的兴奋喜悦之情”。诗的首句“五年”忆昔日之愁。诗人本在帝都长安任监察御史,由于得罪权贵,元和五年(810)被贬为职位卑微的江陵府(府治在今湖北江陵)士曹参军。人世间的屈屈辱沉沦,长江边上的风风雨雨,使他身心交瘁,不由得发出“五年江上损容颜”的慨叹。次句“春风”露今日之喜。诗人奉诏还京,沿唐河,浮汉水,越武关。(在今陕西省商县东),溯丹河,水陆兼程,时序又正是春天,更觉喜出望外,心情舒畅。“今日春风到武关”,正是于叙事中衬出诗人此时欣喜的心情。一、二两句,直叙其事,遣词造境平而无奇。然而,三句“临水”一转,顿记诗情。四句“小桃”一结,更饶画意。原来,诗人欲以巧胜人,故意先出常语,而把力量用在结尾两句上,终使诗的后半部分胜境迭出。奉诏西归,是一喜;途中又接到李复言、白居易寄自长安的书信,更是一喜。君恩友情,交织心头,这就添加了“两纸京书”的感情容量。“临水”二字一点,全诗皆活,意境毕呈:清清流水,照见了诗人此时欣喜的颜色;粼粼波光,映出了诗人此刻欢乐的心情。诗中不着一字,而诗人读音书时盼归念友的那种急切、兴奋、激动、喜悦的情状,跃然纸上。结句不进一步从正面写喜悦之情,却一下子跳到商山(今陕西省商县东)小桃花树上,以景语收往全篇。诗人临水读罢友人书信,猛一抬眼,忽见岸上嫣红一片,惊喜中不禁吟出:“小桃花树满商山”!这桃花,开在山上,也开在诗人心田。至此,全诗戛然而止,画面上只留下一片花光水色。不言人的心情如何,只用彩笔点染商山妍丽春色,而人的愉快之情已自流露。这首诗以叙事抒情,以写景结情,别有一种独特的风致和情韵。临水读,见桃花,是诗人这次春江舟行中实有之事,并非故意造境设色。然而,诗人摄取这两个特写镜头,恰到好处的表现出特定场合下的特有心情。诗句清而不淡,秀而不媚。柔和隽永,色调和谐,成功地显示了这首绝句所特有的一种美丽之美。
以上问题属网友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