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的反义词是什么 语文
网友回答
【答案】 有句话说的好,有借有还,所以说,反义词是借.
还:字义解释编辑
还hái
86五笔编码为:GIPI
98五笔编码为:DHPI
【释义】 还(还)hái
⒈仍旧,依然:他身体~健康.工作~是干劲冲天.
⒉更:今年比去年~好.
⒊再,又:~来一个.既要增加产量,~要提高质量.
⒋尚可,勉强过得去:这篇文章~可以.他工作得~不算慢.
⒌尚且:这些老同志干劲~这样大,我们年青人更应加油干呀!
⒍用来加强语气或〈表〉未料到的:这~了得.她~真有办法.
⒎①〈表〉比较好:~是这个办法好.
②连词.用于问句,〈表〉选择:是去文化宫,~是去博物馆?
还(还)huán
⒈返回:~故乡、她~家了.
⒉恢复:~原.
⒊回答,对付:~礼、以眼~眼、以牙~牙.
⒋交还,归还:~地于民、欠债~钱.
公(袁可立)谛视还之.——明 黄道周《节寰袁公传》
还xuán 1.旋转;回旋.2.迅速;立即.3.敏捷貌.
势利使人争,嗣还自相戕.——曹操《嵩里行》
2部首笔画编辑
部首: 辶
部外笔画:4
总笔画: 7
五笔86: gipi
五笔98: dhpi
仓颉: ymf
笔顺编号: 1324454
四角号码: 31309
郑码: giw
Unicode: CJK 统一汉字 U+8FD8[1]
3汉字演变编辑
[2]
4基本词义编辑
◎还还 huán
〈动〉
(1) (形声.从辵( chuó,表示与行走有关),瞏( huán)声.本义:返回).
(2) 同本义 [e back;go back;return]
还,复也.——《说文》
还,返也.——《尔雅·释言》
还而不入.——《诗·小雅·何人斯》
吾其还也.——《左传·僖公三十年》
势还不远,可先为起第.——《资治通鉴》
既罢,还内.
还部白府君.(回到府里报告太守.府君,太守.)——《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送儿还故乡.——《乐府诗集·木兰诗》
便要还家.——晋·陶渊明《桃花源记》
复还终业.——《后汉书·列女传》
(袁可立)驰驿还,文蟒赐.——明 陈继儒《大司马节寰袁公家庙记》
自南海还.——清· 彭端淑《为学一首示子侄》
(3) 又如:还首(自动回来请罪);还云(飘回的云朵;指回信);还函(回信);还转(回转,返回);还复(返回).
(4) 回头;回顾 [turn around;turn round]
羽还叱之.——《汉书·项籍传》
视无还.——《国语·周语》
(5) 又如:还顾(回顾;回头看);还睇(回头看);还视(回头看).
(6) 通“环”.环绕 [surround]
左还授师.——《礼记·内则》
还辟再拜稽首.——《礼记·曲礼》
将还玩吴国于股掌之上.——《国语·吴语》.注:“还,转也.”
引车右还.——《楚辞·招魂》
道还公宫.——《左传·哀公三年》
诸侯之师,还郑而来.——《左传·襄公十年》
还庐树桑,菜茹有畦.——《汉书·食货志上》
三人还射.——《史记·李将军传》
还柱而走.——《战国策·燕策》
方还柱走.
以地还之也.——《公羊传·庄公十年》
水潦所还,埒丘.——《尔雅·释丘》
(7) 又如:还绕(环绕);还会(交互缠绕的样子);还旋(环绕)
(8) 恢复;还原 [recover;restore]
吏以过误罢者还其职.——《明史·太祖本纪》
(9) 又如:还惺(歇息一会而恢复精力);还质(恢复丽质);还睦(恢复和睦);还童(恢复青春);还级(恢复到原等级).
(10) 来,到来 [e;arrive]
舜禹还至,王业还起.——《荀子·王霸》
(11) 又如:春还(春天到来;春天来了);时还(时来运转).
(12) 交还;归还 [give back;return]
当奉还土地民人.——《三国志·吴主传》
还矢先王.——宋·欧阳修《新五代史·伶官传》
有李弁者邀公(袁可立)饮,示二倭刀.公谛视还之.——明 黄道周《节寰袁公传》
率夺还之.——《明史》
(13) 又如:还璧(归还玉璧;归还原物或辞谢馈赠之物);还珠(物归原地与原主);还归(归还).
(14) 偿还;交付 [give sth. in return;repay].
割慈忍爱还租庸.——杜甫《岁晏行》
(15) 又如:还付(归还交付);还偿(偿还);还款(归还所欠的债款或偿付所欠的贷款);还直(偿还价值).
(16) 回报;回击 [repay;fight back].如:还报(还手,报复;报应;报答);还兵(用兵器还击);还骂(挨骂者回骂对方).
(17) 后退 [draw back;fall back]
主人答拜还.——《仪礼·乡饮酒礼》
(18) 又如:还走(返身后退而走);还流(回流;回旋或倒流之水)
(19) 罢歇;止息 [pause;stop].如:雨还(雨止);流弊不还(流弊不止息)
(20) 包;保证 [guarantee].如:还你名实兼收(包你名利双收);还有雨下(保证有雨下)
(21) 通“营”
(22) 经营;谋画 [administer;manage;plan;scheme]
内则大夫自还而不尽忠,外则诸侯连朋合舆.——《管子·山至数》
(23) 又如:还秩(谋求私利);还私(谋私)
(24)惑乱[in disorder]
国多私,比周还主党与施.——《荀子·成相》
周环中规,折还中矩.——《礼记·玉藻》
(25) 又如:还主(惑乱君主)
借:读音
【汉字】借
【拼音】jiè
释义
①经同意暂时使用别人的物品或金钱:借钱|借书|租借.②把自己的财物暂时给别人使用:借钱给人|我的随身听借给小华了.③依靠;利用:借助|凭借|借题发挥.④假托:借故|借口.5一种会计方法——复式记帐法.根据不同的账户类别,借方表示数额的增加或减少.
组词
【借刀杀人】 #jiè dāo shā rén 比喻自己不出面,利用别人去害人.
〖例句〗那个家伙非常卑鄙,就爱使用挑拨是非、借刀杀人的手段.
【借故】 #jiègù 假借某种原因.
〖例句〗他不愿再说下去,就借故走开了.
【借鉴】 #jièjiàn 拿别的人或事作镜子来对照,从中吸取教训.
〖例句〗企业改革可以借鉴别人的经验,但一定要结合自己的实际,不能生搬硬套.
【借口】# jièkǒu ①不愿说出真正的理由,而以另一事为理由:他借口太忙推掉了应酬.②假托的理由.
〖例句〗他借口要去买参考资料,从家里溜出来跟朋友去游泳.
有关借的成语
草船借箭,凿壁借光,借古讽今,巧借东风,借尸还魂,借刀杀人······
有关借的名言
君子性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书非借也不能读也.
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其他
借
(形声.字从人,从鹊省,鹊省亦声.“鹊”意为“把所筑之巢让渡给鸠的鸟”.“鹊”省意为“所占位置让渡给别人”.“人”与“鹊”省联合起来表示“某人把自己工作岗位空出来,让给别人”.
本义:让渡自己工作岗位的人;某人让渡自己的工作岗位.
引申义:某人让渡属于自己的东西.
说明:1.“本义”所说的情况就是今天常见的“借调”.如机关人手不够,就去基层借调一个人来.那么基层那位被借调的人就把自己原来的岗位让给了别人.《汉语大字典》袖珍本第71页:借,暂时使用属于他人的人、财和物品.(案,《汉大》的这个“借”实际上是“使借”的意思.望读者注意分别)2.“引申义”所说的情况就是今天常见的同事之间的借钱借物行为.例如小张要离开写字楼去办事,路程有些远,她就向小李借用他的小汽车.即小王要求小李暂时让渡一下自己的小汽车.我们把小汽车看成是小李的“巢”,小李就是这“巢”的主人“鹊”.那么,过会儿小张钻进了这个“鹊巢”,她就成了“鸠”.于是在这一借用行为中,暂时形成了“鸠占鹊巢”的局面.小李这种让渡行为就是“借”.《汉语大字典》袖珍本第71页:借,把属于自己的人、财、物暂时给别人使用.
辨析:假和借.“假”的本义是“代理人”.例如某单位的会计只有一个,就是小王,这天她有事出差,领导就让小赵坐到小王的办公桌前,代理小王发工资.小赵就是“代理人”,古人写作“假”,相当于“鸠占鹊巢”中的“鸠”.“借”的本义就是“让渡人”(名词),相当于“鸠占鹊巢”中的“鹊”,即相当于正牌会计小王.由此看来,《说文》把“借”说成“假”是错误的,这相当于把正牌会计小王说成就是代理会计小赵)
文言
借进
借,假也.――东汉·许慎《说文》.朱骏声曰:“即藉字之转注.古只作藉.”
借,假借也.――《广韵》
借无不给.――唐·房玄龄《晋书·阮裕传》
借旁近与之.――北宋·王安石《伤仲永》
又系倭夷之婿,废立之举,实借倭为之.——明 袁可立《请讨篡逆疏》
允修借书.――清·袁枚《黄生借书说》
书非借不能读.
借者之用心.
其借书亦类予.
又如:求借(请求别人借给);挪借(暂时借用别人的钱);借当(借人东西去当铺当钱);借当头(借将要拿去典当的东西);借典(借,借用)
借出
有马者,借人乘之.――《论语·卫灵公》
权势不可以借人.――《韩非子·内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