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易于挽舟阅读答案

发布时间:2020-07-28 12:47:47

【原文】
  何易于挽舟(①)
  孙樵
  何易于尝为益昌(②)令,县距刺史治所(③)四十里,城嘉陵江南。刺史崔朴尝乘春自上游,多从宾客歌酒,泛舟东下,直出益昌旁。至则索民挽舟。易于即自腰笏(④),引舟上下。刺史惊问状。易于曰:“方春,百姓不耕即蚕,隙(⑤)不可夺。易于为属令(⑥),当其无事,可以充役。”刺史与宾客跳出舟,偕骑还去。
  【注释】①柯易于,安徽人,时任益昌县令。挽舟,指拉纤。②益昌:今四川广元一带。③刺史治所:州郡长官的驻地。④腰笏(hù):把手板插在腰带上。⑤隙:空闲,这里指时间。⑥属令:属于县的县令。
  【问题】
  2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
  (1)多【从】( )宾客歌酒
  (2)至则【索】( )民挽舟
  (3)【引】( )舟上下
  (4)偕骑还【去】( )
  23.下列句中加点的词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2分)
  A、何易于【尝】(曾经)为益昌令
  B、易于【即】(就)自腰笏
  C、【方】(正)春,百姓不耕即蚕
  D、当其无事,可【以】(认为)充役
  24.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文言句子的意思。(2分)
  百姓不耕即蚕,隙不可夺。
  25.短文从语言和行动两个方面赞美何易于,请你结合文中具体事例作简要分析。(2分)

网友回答

【参考答案】
  22.(1)跟随
  (2)求取、寻找
  (3)拉
  (4)离开(4分,每小题1分,意思基本对也给分)
  23.D(2分)
  24.百姓不是在耕种就是在养蚕,一点点时间都不能剥夺。(2分,意思符合即给分)
  25.何易于的“方春,百姓不耕即蚕,隙不可夺”的语言和“即自腰笏,引舟上下”的行动,都表明他关心爱护百姓。(2分,只引用原文而没有分析给1分)
以上问题属网友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