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唐者,其大父赵人。父徙代。汉兴徙安陵。唐以孝著,为中郎署长...阅读答案

发布时间:2020-07-29 13:44:55

冯唐者,其大父赵人 。父徙代。汉兴徙安陵。唐以孝著,为中郎署长,事文帝。文帝辇过,问唐曰:“父老何自为郎?家安在?”唐具以实对。文帝曰:“吾居代时,吾尚食监高祛数为我言赵将李齐之贤,战于钜鹿下。今吾每饭,意未尝不在钜鹿也。父知之乎?”唐对曰:“尚不如廉颇、李牧之为将也。”上曰:“何以?”唐曰:“臣大父在赵时,为官率将,善李牧 。臣父故为代相,善赵将李齐,知其为人也。”上既闻廉颇、李牧为人,良说 ,而搏髀曰 :“嗟乎!吾独不得廉颇、李牧为吾将,吾岂忧匈奴哉 !”唐曰:“陛下虽得廉颇、李牧,弗能用也。”上怒,起入禁中。良久,召唐让曰:“公奈何众辱我 ,独无间处乎?”唐谢曰:“鄙人不知忌讳。” 当是之时,匈奴新大入朝那,杀北地都尉卬。上以胡寇为意,乃卒复问唐曰:“公何以知吾不能用廉颇、李牧也?”唐对曰:“臣闻上古王者之遣将也,跪而推毂,曰:‘阃①以内者 ,寡人制之;阃以外者,将军制之。’军功爵赏皆决于外,归而奏之。此非虚言也。臣大父言,李牧为赵将居边,军市之租皆自用飨士,赏赐决于外,不从中扰也。委任而责成功,故李牧乃得尽其智能,遣选车千三百乘,彀骑万三千,百金之士十万,是以北逐单于,破东胡,灭澹林,西抑强秦,南支韩、魏。当是之时,赵几霸 。其后会赵王迁立,其母倡也。王迁立,乃用郭开谗,卒诛李牧,令颜聚代之。是以兵破士北,为秦所禽灭。今臣窃闻魏尚为云中守,其军市租尽以飨士卒,出私养钱,五日一椎牛,飨宾客军吏舍人,是以匈奴远避,不近云中之塞。虏曾一入,尚率车骑击之,所杀甚众。夫士卒尽家人子,起田中从军,安知尺籍伍符。终日力战,斩首捕虏,上功莫府,一言不相应,文吏以法绳之。其赏不行而吏奉法必用。臣愚,以为陛下法太明,赏太轻,罚太重。且云中守魏尚坐上功首虏差六级,陛下下之吏,削其爵,罚作之。由此言之,陛下虽得廉颇、李牧,弗能用也。臣诚愚,触忌讳,死罪死罪!”文帝说,是日令冯唐持节赦魏尚,复以为云中守,而拜唐为车骑都尉,主中尉及郡国车士 。 七年,景帝立,以唐为楚相,免。武帝立,求贤良,举冯唐 。唐时年九十余,不能复为官,乃以唐子冯遂为郎。遂字王孙,亦奇士,与余善。   选自《史记·张释之冯唐列传》 注:①阃:门槛。此指国门。 8.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阃以内者,寡人制之制:处置;管理。 B. 当是之时,赵几霸  霸:称霸。 C. 西抑强秦,南支韩、魏  支:支持。 D. 陛下虽得廉颇、李牧,弗能用也  用:任用。 9.下面句子中能直接表现冯唐勇于犯颜直谏性格特点的一项是(  ) ①陛下虽得廉颇、李牧,弗能用也。 ②委任而责成功,故李牧乃得尽其智能 ③上怒,起入禁中。 ④拜唐为车骑都尉,主中尉及郡国车士 ⑤一言不相应,文吏以法绳之 ⑥陛下法太明,赏太轻,罚太重 A . ①⑤⑥B.  ②③⑤C . ①③⑥D.  ②⑤⑥ 10.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冯唐是汉文帝时杰出之士,但他的仕途仍大起大落,作者昭示他的坎坷际遇,是对 封建政治的控诉。 B.冯唐告诫文帝,“委任而责成功” 是君王的用人之道,明君当重赏而不当重罚。 C. 这段文字在朴实的叙写中,蕴蓄着作者强烈的爱憎之情,在写作上体现司马迁的风 格。 D. 文中一些细节之处特别是一些人物的对话,作了栩栩如生的描写,使传文有着强烈 的文学性,如对冯唐的犯颜直谏和汉文帝的勇于纳谏,都作了生动形象的描绘,显示了其独有的性格特征。 11.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良久,召唐让曰:“公奈何众辱我 ,独无间处乎?”  译文:   (2)终日力战,斩首捕虏,上功莫府,一言不相应,文吏以法绳之。  译文:  

网友回答

8、C 9、A  10、B 11、(1)过了好一会儿,才召见冯唐,责备他说:“您为何当众羞辱我呢?难道就不能私下告诉我吗?” (2)终日只拼命作战,斩敌首,虏敌人,到幕府呈献上记录战功。可是言语稍有不合,文吏就以法律来制裁他. 解析: 8、C (支:拒,抵御) 9、A  ( ② ③ 是间接表现冯唐的于犯颜直谏性格 ④表现了文帝对冯唐的重用。) 10、B  (只是客观叙述历史事实,而非“告诫”) 11、(1)过了好一会儿,才召见冯唐,责备他说:“您为何当众羞辱我呢?难道就不能私下告诉我吗?”(2)终日只拼命作战,斩敌首,虏敌人,到幕府呈献上记录战功。可是言语稍有不合,文吏就以法律来制裁他. 参考译文: 冯唐的祖父是赵人,他的父亲迁到代。汉朝建主后,又迁到安陵。冯唐以至孝著名,为中郎署长,侍奉文帝。文帝的车驾经过,问他说:“老人家,您是如何成为郎的?您的家在哪里?”唐皆据实回答。文帝说:“我在代的时候,我的尚食监高祛屡次向我提及赵将李齐的贤能,以及他在巨鹿作战时的事迹。现在我每次吃饭的时候,脑海里都会浮现李齐在巨鹿作战时的雄风呀!您老人家知道他吗?”冯唐回答说“他还比不上廉颇与李牧的将才呢。”皇帝说:“什么缘故呢?” 冯唐说“我祖父在赵的时候,做官而统御将士,跟李牧交情很好。而家父以前做过代相,与赵将李齐相熟,所以臣了解他们的为人。”文帝听说了廉颇、李牧的事迹以后,高兴得拍着大腿说:“唉!我为何得不到像廉颇、李牧那样的人才来做我的将军?(如果得到了),我又何必担忧匈奴为患呢!”冯唐说,“陛下纵使得到像廉颇、李牧那样的将才,也不懂得任用啊!”文帝很生气,站起来返回宫禁中,过了好一会儿,才召见冯唐,责备他说:“您为何当众羞辱我呢?难道就不能私下告诉我吗?”冯唐谢罪说:“臣是个乡鄙之人,不懂得避忌。” 那个时候,正当匈奴刚刚大举入侵朝那县,杀死了北地郡的都尉孙卬,文帝正以匈奴入侵为忧,于是再问冯唐说:“您怎么知道我不懂得任用廉颇、李牧那样的人才呢?” 冯唐回答说:“臣听说古代君王派遣将军的时候,跪下来推着车,说‘朝廷内的事,由寡人作主,朝庭外的事则全由将军裁断。一切论功行赏及爵封之事,都由将军在外决定,回来再报告一声就是了。’这并非是无稽之谈。我的祖父说,李牧为赵将,屯驻在边境,军市的租税都自行用来犒飨士卒,赏赐在外决定,不必受朝廷的牵制。君主既然一切委托他,而但求他成功,因此李牧可以竭尽他的智能。派遣精选的兵车一千三百辆,能射的骑兵一万三千人,价值百金的良士十万人,所以他能够在北方驱逐单于,大破东胡,歼灭澹林,在西方抑制强秦,在南方抵抗韩、魏,那个时候,赵国几乎称霸。后来,刚好赵王迁即位——他的母亲是个倡家女。他即位后,竟然听信郭开的谗言,最后杀了李牧,而派颜聚代替他.因此军队被击败,士兵溃散奔逃,被秦兵所虏杀.现在我听说魏尚做云中郡的郡守,他军市的租税全用来犒飨士卒,更拿出私有的钱财,每几天就宰一次牛,以飨宾客、军吏及舍人,所以匈奴躲得远远的,不敢接近云中郡的关塞。有一次,匈奴曾经入侵,魏尚率领车骑出击,杀敌甚多。这些士卒都是一般下人家的子弟,由田野间出来从军,他们哪里知道尺籍和伍符之类的军法条令?终日只拼命作战,斩敌首,虏敌人,到幕府呈献上记录战功。可是言语稍有不合,文吏就以法律来制裁他.该赏的不赏,但犯了法, 文吏却绝对按律处分。我愚笨,认为陛下的法令太严明,赏赐太轻,刑罚太重。而云中郡守魏尚犯了记录斩敌首的战功差了六首级之罪,陛下把他交给执法之吏治罪,削除他的官爵,并判他徒刑。由此说来,陛下纵然得到像廉颇、李牧那样的将才,也不懂得任用。我实在很愚昧,触犯了禁忌,该得死罪,该得死罪!”文帝很高兴,当天就令冯后拿着符节去赦免了魏尚的罪,再度任命他为云中都守。又任命冯唐为车骑都尉,统领中尉和郡国的车战之士。 过了七年,景帝即位,任命冯唐为楚相,后又免官,武帝即位,访求贤良之士,乡里推举冯唐。当时冯唐巳九十多岁,不能再做官了,于是任用他的儿子冯遂为郎.冯遂字王孙,也是一个不凡的人,跟我很要好。
以上问题属网友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