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学生教育指南读后感 语文
网友回答
【答案】 [问题学生教育指南读后感]读了关文信先生编著的《问题学生教育指南》一书,颇有感触.,问题学生教育指南读后感.翻开书的第一页,七个大字映入眼帘:生命因此而精彩.这是本书的前言题目,也是主编关文信对问题学生教育价值的诠释.问题学生转化的过程是一个凤凰涅盘的过程,也是一个化蛹为蝶的过程.书中认为,没有问题学生的教育只是一种良好的愿望,却不是真实的教育,教育的前提是尊重差异.每个班存在几个问题学生是正常的现象,教师应以平和心去看待.苏霍姆林斯基说:“从我手里经过的学生成千上万,奇怪的是,留给我印象最深的并不是无可挑剔的模范生,而是别具特点、与众不同的孩子.”当我们看到一个问题学生在我们的引导与呵护下,走出泥潭,重新焕发生命的光彩时,我们心中涌起的是一种幸福感.一个教师的职业因此而精彩. 本书分理论篇和实践篇两部分,既有理论的指导和提升,又有实践的探索和总结,以叙事研究的思路整合理论与实践是这本书的一大特色.每个问题学生的成长过程都是一个不平凡的精彩的故事,故事如歌,吟唱着问题学生与教师共同走过的岁月.在平凡的笔触中让人体会到深深的师生之情.是爱使教育得到了升华.我在阅读这些故事时,所收获的是一份感动,一份启迪,读后感《问题学生教育指南读后感》. 反思自己的教学工作,对于自己的学生,当然有出自内心的爱,有时也恨铁不成钢.正因为这样,所以有时学生犯了错,我会很生气,当场批评他.但是,过后一想,他们毕竟只是十岁的孩子.正像一位朋友说的,不要把他们看得太大.实践证明:要和学生友好相处,就要与学生平等相待,不要拿老师的架子居高临下训斥他,拿大人的思维衡量他.我们应该允许学生犯错,犯了错允许改正,这才符合学生成长的规律. 我们班里有一名学生经常并完成作业,我就联合家长一个劲儿地批评他,结果导致他家也不想回,书也不想读,后来我换了种方式,多发现他的优点,其实这学生爱劳动,肯帮助人,在我的适当表扬和鼓励下,他也变乖了. 类似的例子其实一直在我们平时的教学中出现,我们怎么处理的?无外乎个别谈话,抑或批评,抑或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看上去孩子悔改之心甚浓,可等你去批作业他仍然是个老样子,显然我们采取的教育行为治标不治本.怎么才能治本呢?本书中提出的教育策略“表扬激励正强化”、“视而不见也是爱”、“体验成功有动力”、“寻找多角度解决问题的方法”等观点就给了我们诸多启示.
〔问题学生教育指南读后感〕随文赠言:【这世上的一切都借希望而完成,农夫不会剥下一粒玉米,如果他不曾希望它长成种粒;单身汉不会娶妻,如果他不曾希望有孩子;商人也不会去工作,如果他不曾希望因此而有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