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答题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楚悼王素闻(吴)起贤,(吴起)至则相楚。明法审令,捐不急之官

发布时间:2020-07-27 07:50:47

解答题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楚悼王素闻(吴)起贤,(吴起)至则相楚。明法审令,捐不急之官,废公族疏远者,以抚养战斗之士。……于是南平百越,北并陈蔡,却三晋,西伐秦……故楚之贵戚尽欲害吴起。——《史记·卷65孙子吴起列传》材料二(商鞅)令民为什伍而相牧司连坐。不告奸者腰斩,告奸者与斩敌首者同赏,匿奸者与降敌者同罚。民有二男以上不分异者倍其赋。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僇(努)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收为孥(奴隶)。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明尊卑爵秩等级,各以差次名田宅,臣妾……令行于民期年(一年)……于是太子犯法。卫鞅曰:“令之不行,自上犯之”……行之十年,秦民大说(悦)。——《史记·卷68商君列传》请回答:(1)材料一和材料二在内容方面有何相同之处?原因何在?(2)材料二的目的是什么,通过什么途径达到?(3)概括以上两条材料的结果,并据此谈谈你的认识。(4)你认为商鞅变法的哪一经济措施对后来的封建经济发展影响最大?为什么商鞅要采取这一政策?试分析其主要影响?

网友回答

(1)削弱奴隶主贵族势力,提高军队战斗力。因为在战国剧烈兼并的战争环境中,政权与军队有特别重要的作用。(2)富国强兵。途径:用什伍制连坐法建立严密的基层组织;用大力赏罚的办法发展农业生产;以军功为基础,授爵赐田,削弱旧贵族势力。(3)都在一定程度上达到富国强兵的目的。认识:要发展强盛,必须进行改革,因循守旧,必然失败。改革必然受到旧传统势力的阻挠,要顶住各种阻挠,把改革进行到底。(4)措施:重农抑商。原因:自然经济的反映,生产力水平低下的产物;保证国家赋税徭役兵役来源;维护社会安定,巩固地主阶级政权。影响:积极:①促进农业和社会经济的发展。②巩固新兴地主阶级的中央政权。消极:①阻碍了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②导致经济结构单一。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商鞅变法的理解。第(1)问,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即可得出
以上问题属网友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