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东坡传各章简介每章分开的~

发布时间:2021-03-06 00:25:49

苏东坡传各章简介每章分开的~

网友回答

译者序 :
  卷一 童年与青年
  第一章 文忠公
  第二章 眉山
  第三章 童年与青年
  第四章 应试
  第五章 父与子
  卷二 壮年
  第六章 神、鬼、人
  第七章 王安石变法
  第八章 拗相公
  第九章 人的恶行
  第十章 两兄弟
  第十一章 诗人、名妓、高僧
  第十二章 抗暴诗
  第十三章 黄楼
  第十四章 逮捕与审判
  卷三 老年
  第十五章 东坡居士
  第十六章 赤壁赋
  第十七章 瑜珈与炼丹
  第十八章 浪迹天涯
  第十九章 太后恩宠
  第二十章 国画
  第二十一章 谦退之道
  第二十二章 工程与赈灾
  第二十三章 百姓之友
  第二十四章 二度迫害
  卷四 流放岁月
  第二十五章 岭南流放
  第二十六章 仙居
  第二十七章 域外
  第二十八章 终了
  第二十七章
  海南岛那时是在宋朝统治之下,但是居民则大多是黎人,在北部沿岸有少数汉人.苏东坡就被贬谪到北部沿岸一带去,这中国文化藩篱之外的地方.元佑大臣数百个受苦难折磨的,只有他一个人贬谪到此处.朝廷当政派为防止元佑诸臣再卷土重来,在那一年及以后数年,决定惩处或贬谪所有与前朝有关联的臣子.苏东坡贬谪到海南岛不久,司马光后代子孙的官爵一律被削除,好多大官都予调职,其中包括苏子由和范纯仁,调往的地方不是南方就是西南.甚至老臣文彦博,已经九十一岁高龄,也没饶过,不过只是削除了几个爵位.打击苏东坡最甚的就是凡受贬谪的臣子,其亲戚家族不得在其附近县境任官职.因为苏迈原在南雄附近为官,现在也丢了官职.
  第十四章苏东坡,我们用他自己的话说,他过去生活的态度,一向是嫉恶如仇,遇有邪恶,则“如蝇在食,吐之乃已”.不过到目前为止,还幸而安然无事.可是在他吐到第一百次时,他就被人抓住了,在神宗元丰二年(一○七九)三月,他调任江苏太湖滨的湖州.在他到任谢恩奏章上,他说了几句朝廷当权派觉得有点儿过分的话.只要他单歌咏人民的疾苦贫穷、捐税、征兵,那派小人还能装聋做哑,置之不顾.现在他直接指明那些小人,其中有在王安石势力下蹿升起来的李定和舒直.朝政是在无以名之的第三流人才的掌握中,这类人是唯利是图随风转舵,既无所谓东,也无所谓西.苏东坡过去曾不断给皇帝上表,每次皇帝看了他的表章,就向侍臣赞美苏东坡.现在我们想起来,这些小人以前曾经阻挡苏东坡进京城.万一苏东坡蒙召当权,可就真有危险,因为新政的领导人物那时不是已经失势,便是已然退隐.
  苏东坡到任谢恩表只是例行公事,譬如略叙为臣者过去无政绩可言,再叙皇恩浩荡,以此美缺相赐.但是苏东坡说:“伏念臣性资顽鄙……知其愚不适时,难以追隋新进.察其老不生事,或能牧养小民.”“新进”一词,在王安石口中是指突然升迁的无能后辈.在过去为新政的朋党之争里,这一名词是固定代表那种含义的.李定和舒禀心想苏东坡为什会自信能逃得出他们的手心呢?并且他说在他那个年纪,他担任地方官是因为他不可能再惹是生非.他是不是暗示那些在朝为官的必然会惹是生非呢?古之文人学者,因为没有民权的保障,在措词造句上,便发明出一种极其微妙难以捉摸的表现法,而阅读的学者也养成一种习惯,乐于寻求含义于字里行间之中.在中国古代,朝廷的公报是固定按期出版的,可以说是中国最早的报纸.苏东坡所写的文字,照例惹人注意,这次谢恩表,使那些“新进”成了读者心目中的笑柄.
  在神宗熙宁元丰二年(一○七九)六月,一个御史把苏东坡谢恩表中的四句挑出来,说他蔑视朝廷而开始弹劾他.数日之后,舒禀,当时尚在御史台,找了几首苏东坡的诗,内容关于农人青苗贷款,农人三个月无盐吃,还有燕子与蝙蝠争论的寓言.他说写的那种诗,显示苏东坡不但考虑欠周,也是不忠于君.舒禀随同弹劾表章,附呈上苏东坡印出的诗集.李定,现今升为御史中丞,也随后跟上一表,陈述有四个理由,苏东坡必须因其无礼于朝廷而斩首.一共有四份弹劾苏东坡的表章.这件案子交予了御史台.李定,当年因隐瞒父丧司马光骂他是禽兽不如,现在担任检察官.他挑选了一个极其能干的官吏派到湖州去,免去苏东坡的官职,再押解入京受审.御史请求,一路之上苏东坡必须关入监狱过夜,皇帝不许.神宗皇帝从无意杀害苏东坡,不过这个案子既然依法
以上问题属网友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