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周买水的教学教案,有关庄周买水
网友回答
一、时代背景
本文写于1988年。当时,虽然我国的市场改革已经进行多年,但在长期计划经济的影响下,行政力量仍然在管制和干预市场;或者是某一方面的经济活动已经货币化、商品化了,但没有按照平等竞争的原则处理当事人之间的关系,在那里,实行的仍然是行政审批的办法。
比如说,由于价格改革长时期采取了渐进过渡的办法,经济在部分价格开放、部分价格仍由行政机关控制的“双轨制”下运行。在这种情况下,那些能够依靠行政权力取得低价买进或高价卖出的特权的人们,便能大发横财。所以,二重或多重的价格,一方面扰乱了企业之间的平等竞争,一方面则为官商以权谋私、贪污腐化制造了温床。据当时有的学者统计,在1981年至1988年间,上述差价的总规模已达到占国民生产总值20%至25%的惊人程度。正因为这样,一时间,倒卖“批文”和“额度”成风,“官倒”腐败成为群众议论的热点,也成为社会不安定的一个因素。(上述文字引自吴敬琏《“以权谋私”根源何在?》)
二、鉴赏要点
1.立意深刻
抨击“官倒”的文章不少,但一般都停留在罗列“官倒”种种现象和表现对“官倒”现象的极大义愤层次上。本文则不同,不仅讽刺了商品流通领域以权谋私、哄抬物价、凭空暴富的丑恶现象,而且深入表现了老百姓的艰难、忧虑以及他们对社会风气好转久望不来的强烈不安和知其必来的坚定信念。
老杂文家严秀说:“愤怒揭发‘官倒’和买空卖空的投机发财行为的文章,何止千万篇,但刘征的一篇《庄周买水》何其优秀特殊!”
2.构思精巧
杂文的构思往往不拘一格,与众不同,给读者以新鲜感。
本文运用故事新编的形式,活用了《庄子》中的典故和人物形象,从“濠梁观鱼”和“涸辙之鲋”里生发新意,赋予其时代的内容。熔荒诞、正经于一炉,化历史、现实为一体。一是以“古事为据,与古事若即若离”,类似于郭沫若在新编历史剧时采用的“失是求似”法;二是追求荒诞的艺术效果,做到离其形而传其神,使本文到达深层次的思想领域和完美的艺术天地。
3.细节生动
本文注重细节的刻画。比如东海办事处通告牌上的苍颉体,西装笔挺的办事员e799bee5baa6e997aee7ad94e78988e69d8331333361303131,长发披肩、洋腔洋调的女秘书,濠梁吴主任的满面笑容和圆滑应对等,都巧用白描手法,三言两语就勾勒出人物迥异的性格、不同的特征,使人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具有很强的现实感和讽刺性。
解题指导
一、这道题主要是引导学生根据本文的寓意,理解本文结尾深化主题的作用。
第一问:讽刺当时商品流通领域以权谋私、哄抬物价、凭空暴富的丑恶现象,表现老百姓的艰难、忧虑和期望以及他们对社会风气好转久望不来的强烈不安和知其必来的坚定信念。
第二问:文章结尾一段深化了主题,使文章主题不止于讽刺不正之风这个大家习见的较浅的层次,而掘进到广大老百姓的艰难、忧虑和期望,以及他们对甘霖久望不来的强烈不安和知其必来的坚定信念。
二、这道题主要让学生领悟本文的文体特点,它是故事新编式的杂文。
第一问:“涸辙之鲋”的原意,主要是讽刺某些人好以大话、空话掩盖其不解决实际问题的本质。
第二问:在本文中,这条小鱼似乎是比拟那些艰难、忧虑和抱着期望的老百姓。这个细节为本文增添趣味和传奇色彩。
三、这道题主要引导学生更深入地理解本文的写作技巧。
第一问:这样修改不好。
第二问:保留原文结尾,好处有三个:第一,本文是故事新编,与古事若即若离,才能妙趣横生。涸辙之鲋的故事如果删掉了,不免使人感到兴味大减。第二,这种样式的杂文追求荒诞,今事古事掺杂,鬼神禽兽登台,才能趣味横生,令人倾倒。本文中最荒诞的,要算涸辙之鲋了,如果删掉它,会大大削弱传奇色彩。第三,它有深化主题的作用,删掉它,主题就只能止于一般化的讽刺不正之风这个较浅的层次。因此,删不得。
教学建议
一、学习本文,要适当了解本文的写作背景。本文写于1988年8月,当时经济在部分价格开放、部分价格仍由行政机关控制的“双轨制”下运行。在这种情况下,那些能够依靠行政权力取得低价买进或高价卖出的特权的人们,便能大发横财。本文讽刺的,正是这种现象。后来,由于商品市场逐渐放开,也由于“双轨价格”差价有所缩小,通过审批权力干预赚取差价牟利的基础被削弱,倒卖“批件”的做法才有所收敛。
二、学习本文,要了解本文的文体特点。杂文是一个大家族,在这个家族中,各家各户往往各有特点。本文就属于荒诞古怪有趣的故事新编体杂文,古人今事掺杂,鬼神禽兽登场,妙趣横生,令人倾倒。要结合文体特点理解本文内容,鉴赏本文形式。
三、本文主要活用了《庄子》中的故事和典故,一是《秋水》篇,特别是其中濠梁观鱼的故事;一是《外物》篇中涸辙之鲋的故事,此外还有海若、河伯等。对这些内容,要有所了解,这样便于把握本文。
网友回答
庄周家贫,故往贷粟于监河侯。监河侯曰“诺!我将得邑金抄,将贷子三百金,可乎?”
庄周忿然作色曰“周昨来,有中道而呼。周顾视,车辙中有鲋鱼焉.周问之曰:‘鲋鱼来,子何为者耶?’对曰:‘我东海之波臣也.君岂有斗升之袭水而活我哉?’周曰:‘诺!我且南游吴、越之王,激西江之水而迎子,可乎?’鲋鱼忿然作色曰:‘吾失吾常与,我无所处。吾得斗升之水然活耳。知君乃言此,曾不如早索我于枯鱼之肆!’”
大概意思是
庄子去问监河侯借钱,监河侯说等他得了邑金就借给庄子三百
庄子生气,说了一个道故事
庄子在路中有条鱼请求他给点水活命,庄子说他去吴越地区拿西江水来给鱼,鱼就生气了,知道他不是真有心帮它参考资料:http://.baidu./question/22594826.html?fr=qrl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