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马年春晚播出小品《扶不扶》后,“扶不扶”已经成为今年热词。2014年2月,在深圳发生了两起现实版《扶不扶》.一名女子晕倒在地铁口50分钟无人扶而死亡,另一名女子则因乘客自发扶起急救而幸运地生还。扶还是不扶?针对这个问题,2月27日下午,深圳晚报派出三路记者进行了现场测试,右图即为现场测试情景。事件报道后,某校九年级一班在思想品德老师的组织下召开了一次主题班会,通过学习和讨论,多数同学都认为应该“扶”.请用“承担责任,服务社会”的相关知识简要说明“扶”的理由。
政治
网友回答
【答案】 “扶不扶”的实质上是一个人思想道德、社会责任感的集中体现,“扶老人”是中华民族扶危济困、见义勇为、助人为乐传统美德的体现,是积极承担社会责任的负责任行为.积极承担责任的行为,是一种美德,是做人的基本要求,诠释了中华民族的真、善、美,生活中我们要勇于担责,积极承担责任.故答案为:帮助他人,扶危济困是美德;扶是道德原则的要求;扶是具有社会责任感的表现;有些该做的事情,并不是我们自愿选择的,但我们仍然要为它们承担责任;做一个负责任的公民要求我们自觉承担责任.(只要答出三点即可,(6分).若用其它单元知识回答本题则不给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