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瓦斯托波尔市】...3月20日审议通过了克里米亚共和国和塞瓦斯托波尔市....

发布时间:2021-04-03 05:41:42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俄罗斯国家杜马(议会下院)2014年3月20日审议通过了克里米亚共和国和塞瓦斯托波尔市加入俄联邦的相关法案。针对美国方面的制裁升级,俄罗斯作出强硬回应,与160年前同英法冲突中遭惨败的俄国相比,俄罗斯表现的底气十足,毫不示弱。 材料二:1921年3月,俄共(布)第十次代表大会召开。根据列宁的建议通过了实行新经济政策的决议,当这消息被共产国际的各国代表得知时,有些外国革命者痛惜地哭叹道:“晓得是今天这样,我们错不该参加十月革命了。”还有人吼道:“列宁要把我们带到哪里去?” 材料三:斯大林模式的形成在历史上也确曾发挥过积极作用……但随着苏联经济向效益型和质量型的纵深发展,对经济管理的科学化和民主化提出更高要求时,它就以其僵化、专制的一面,日益成为生产力发展的障碍……斯大林逝世后,赫鲁晓夫及戈尔巴乔夫以前的苏联其他领导人虽然也在局部领域进行过这样或那样的改革,但都由于教条主义的束缚,而只限于浅层次的调整与变革,没能触动原有经济体制的根基。结果是,传统的体制弊端非但没能得到消除,反而不断加强。 ——向文华《世纪末的思考》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为什么160年前的俄国在与英法冲突中遭到了惨败?之后进行的1861年改革在俄国历史上占有怎样的地位? (2)材料二中列宁实行的新经济政策为什么让许多革命者感到“痛惜”。 (3)材料三是如何评价斯大林模式的?苏联社会主义改革的历程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又有何启示?历史

网友回答

【答案】
    (1)因为西方国家已经建立起资本主义制度,基本完成工业革命;而俄国落后的农奴制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使俄国远远落后于西欧。1861年改革是俄国历史上一次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改革,使俄国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2)“痛惜”原因:新经济政策利用市场、商品货币关系来发展生产;在一定程度上恢复了资本主义。 (3)评价:在历史上曾发挥过积极作用。随着时间发展,体制的弊端日益显现,成为生产力发展的障碍。启示:要打破教条主义的束缚,解放思想;社会主义改革充满了艰巨性和复杂性;改革必须坚持社会主义的方向。
  
以上问题属网友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