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骞,临淮东阳人也。骞沈厚有智谋。初,骞父矫为尚书令,侍中刘...阅读答案

发布时间:2020-07-29 10:04:46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下题: 陈骞,临淮东阳人也。骞沈厚有智谋。初,骞父矫为尚书令,侍中刘晔见幸于魏明帝,谮矫专权。矫忧惧,以问骞。骞曰:“主上明圣,大人大臣,今若不合意,不过不作公耳。”后帝意果释。 起家尚书郎,迁中山、安平太守,并著称绩。征为相国司马、长史、御吏中丞,迁尚书,封安国亭侯。蜀贼寇陇右,以尚书持节行征蜀将军,破贼而还。会诸葛诞之乱,复以尚书行安东将军。寿春平,拜使持节、都督淮北诸军事、安东将军,进爵广陵侯。转都督豫州诸军事、豫州刺史,持节、将军如故。又转都督江南诸军事,徙都督荆州诸军事、征南大将军,封郯侯。武帝受禅,以佐命之勋,进车骑将军,封高平郡公,迁侍中、大将军,出为都督扬州诸军事,余如故,假黄钺。攻拔吴枳里城,破涂中屯戍。 咸宁初,迁太尉,转大司马。骞因入朝,言于帝曰:“胡烈、牵弘皆勇而无谋,强于自用,非绥边之材,将为国耻。愿陛下详之。”时弘为扬州刺史,不承顺骞命。帝以为不协相构,于是征弘,既至,寻复以为凉州刺史。骞窃叹息,以为必败。二人后果失羌戎之和,皆被寇丧没,征讨连岁,仅而得定,帝乃悔之。 骞少有度量,含垢匿瑕,所在有绩。与贾充、石苞、裴秀等俱为心膂,而骞智度过之,充等亦自以为不及也。累处方任,为士庶所怀。既位极人臣,年逾致仕,思欲退身。咸宁三年,求入朝,因乞骸骨(大司马、宰相)。赐衮冕之服,诏曰:“骞元勋旧德,统乂东夏,方弘远绩,以一吴会,而所苦未除,每表恳切,重劳以方事。今听留京城,以前太尉府为大司马府,增置祭酒二人,帐下司马、官骑、大车、鼓吹皆如前,亲兵百人,厨田十顷,厨园五十亩,厨士十人,器物经用皆留给焉。又给乘舆辇,出入殿中加鼓吹,如汉萧何故事。”骞累称疾辞位,诏曰:“骞履德论道,朕所谘询。方赖谋猷,以弘庶绩,宜时视事。可遣散骑常侍谕意。”骞辄归第,诏又遣侍中敦谕还府。遂固请,许之,位同保傅,在三司之上,赐以几杖,不朝,安车驷马,以高平公还第。帝以其勋旧耆老,礼之甚重。又以骞有疾,听乘舆上殿。 元康二年薨,年八十一,加以衮敛,赠太傅,谥曰武。及葬,帝于大司马门临丧,望柩流涕,礼依大司马石苞故事。(选自《晋书·列传第五》,有删节) 下列对加点字在文中的意思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侍中刘晔见幸于魏明帝,谮矫专权        谮:诬陷 B、复以尚书行安东将军                    行:兼任 C、今听留京城                            听:听说 D、骞辄归第,诏又遣侍中敦谕还府          第:家宅 下列各组句子中,分别具体表明陈骞“沈厚有智谋”和“并著称绩”的一组是(  ) A、主上明圣,大人大臣,今若不合意,不过不作公耳                 骞少有度量,含垢匿瑕,所在有绩() B、胡烈、牵弘皆勇而无谋,强于自用,非绥边之材,将为国耻        蜀贼寇陇右,以尚书持节行征蜀将军,破贼而还 C、骞窃叹息,以为必败                                          帝于大司马门临丧,望柩流涕 D、既位极人臣,年逾致仕,思欲退身                            攻拔吴枳里城,破涂中屯戍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武帝接受禅让,陈骞以辅佐天命的功勋,升为车骑将军,封为高平郡公,升为侍中、大将军,出任都督扬州诸军事,其余官职依旧,假黄钺。 B、咸宁三年,请求入朝,于是乞求准许退休,不再担任位极人臣的宰相职务。皇帝赐他衮冕之服,直接答应了他的请求,还改建太尉府,让他留住在京城。 C、皇帝为了表彰陈骞的功勋,赏赐很多,又给乘舆车,出入宫殿加鼓吹,如同汉代萧何的事例。 D、退休之后,官位如同保傅,在三司之上,赐给他几案和手杖,不必上朝,安车驷马,以高平公的身份回家。皇帝因为他功勋大年龄高,对他很礼敬。又因为陈骞有病,听任他乘轿上殿。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时弘为扬州刺史,不承顺骞命。帝以为不协相构,于是征弘,既至,寻复以为凉州刺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骞履德论道,朕所谘询。方赖谋猷,以弘庶绩,宜时视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网友回答

【小题】C。 【小题】B。 【小题】B。 【小题】翻译见译文中划线的句子。 解析: 【小题】“行”的意思是“听任”。这个字的命题是紧扣教材的。此题考查常见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命题紧扣“文中”的要求,符合《考纲》的具体要求。此题所选四个实词难易结合,难度系数约为0.72,与全国卷基本一致。 【小题】A项后句是概括而不是具体表现。 C项的后句说的是皇帝的行为表现,不能直接、也不能具体表现陈骞的业绩。D项的前句有错误。陈骞要求退休是因为年限已到。这里表现不出他的智谋。此题考查理解、筛选信息的能力。此题难度约为0.62,但答题必须仔细认真。 【小题】此项中“不再担任位极人臣的宰相职务”的说法是错误的。关键是理解文中“位极人臣”的表达,前语境说在咸宁初年担任大司马的职务,这一点很重要。“直接答应了他的请求”的说法也是错误的。后语境说“遂固请,许之”,由此看来,皇帝还是再三挽留他。【命题立意】此题考查分析、概括、鉴赏的能力。此题难度并不大,然而既考查了知识,也考查了学生阅读积累。 【小题】(1)句意3分。“承顺”的翻译1分, “构”的翻译1分,“寻”的翻译1分。(2)句子大意2分。“谘询”1分,“视事”1分。答案:(1)当时牵弘担任扬州刺史,不服从陈骞的命令。皇帝认为两人不和互相结怨,于是征召牵弘,来了以后,不久又出任凉州刺史。(2)“陈骞行德论道,是我的参佐。正在依赖他的谋略,来弘扬业绩,应该管理政务。 【译文】 陈骞,是林淮东阳人。陈骞深沉有智谋。当初,陈骞的父亲陈矫任尚书令,侍中刘晔被魏明帝宠幸,诬陷陈矫专权。陈矫忧虑害怕,向陈骞询问。陈骞说:“皇帝圣明,父亲是大臣,假如不如意,不过不作公罢了。”后来皇帝的疑虑果然消除。 最初做官任尚书郎,改任中山、安平太守,都有显著的业绩。又授予相国司马、长史、御史中丞,后升任为尚书,被封为安国亭侯。蜀国入侵陇右地区,陈骞以尚书持节兼征蜀将军,打败敌军回朝。适逢诸葛诞之乱,又以尚书身份兼代安东将军。寿春平定,官拜使持节、都督淮北诸军事、安东将军,爵位升为广陵侯。转任都督豫州诸军事、豫州刺史,持节、将军之位依旧。又转任都督江南诸军事,调任都督荆州诸军事、征南大将军,封为郯侯。武帝接受禅让,陈骞以辅佐天命的功勋,升为车骑将军,封为高平郡公,升为侍中、大将军,出任都督扬州诸军事,其余官职依旧,假黄钺。攻取吴国的枳里城,打败了屯住在涂中的军队。 咸宁初年,升任为太尉,转任大司马。陈骞趁着入朝,对皇帝说:“胡烈、牵弘都是有勇无谋,过于自信,不是安定边防之才,将给国家带来耻辱。希望陛下详察。”当时牵弘担任扬州刺史,不服从陈骞的命令。皇帝认为两人不和互相结怨,于是征召牵弘,来了以后,不久又出任凉州刺史。陈骞私下叹息,认为此举必定招致失败。两个人后来果然失去了与羌戎的和好,都死于敌寇,连年征讨,仅仅得以安定,皇帝很后悔。 陈骞年少时就有度量,宽容大度,无论担任什么官职都有业绩。与贾充、石苞、裴秀等人都是辅佐大臣,而陈骞的智谋度量在他们之上,贾充等人也自认为比不上他。多次担任地方官职,被士人和百姓怀念。官至极品以后,超过退休年龄,打算退休。咸宁三年,请求入朝,于是乞求告老免职。赐他衮冕之服,下诏书说:“陈骞有大功旧德,治理东部,弘扬远大的业绩,来统一吴会地区,而所劳苦的事情没有消除,每次上表言辞恳切。一方的事务辛苦劳累,现在听任他留在京城,以以前的太尉府为大司马府,增置两名祭酒,帐下的司马、官骑、大车、鼓吹都依旧,亲兵一百人,厨田十顷,厨园五十亩,厨士十人,器物用品都留给大司马府。又给乘舆车,出入宫殿加鼓吹,如同汉代萧何的事例。”陈骞屡次称病辞官,诏书说:“陈骞行德论道,是我的参佐。正在依赖他的谋略,来弘扬业绩,应该管理政务。可以派遣散骑常侍来说明意旨。”陈骞则回到家中,诏书又派侍中敦促陈骞会官府。于是坚决请求,皇帝答应了他,官位如同保傅,在三司之上,赐给他几案和手杖,不必上朝,安车驷马,以高平公的身份回家。皇帝因为他功勋大年龄高,对他很礼敬。又因为陈骞有病,听任他乘轿上殿。 元康二年去世,时年八十一岁。加衮服入殓,赠太傅,谥号为武。皇帝在大司马门亲临丧礼,看着灵柩落泪,丧礼依照大司马石苞的先例。
以上问题属网友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