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结构指国民经济的组成和构造.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体现了生产力的发展和时代的变迁.阅读材

发布时间:2021-02-22 06:20:58

经济结构指国民经济的组成和构造。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体现了生产力的发展和时代的变迁。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社会制度的作用实际上产生两种效应。一种是拉动效应,而另一种则是滞后效应。……拉动效应主要是指社会制度有利于先进的生产方式替代落后的生产方式。而滞后效应则与之相反,其主要指的是社会制度不利于先进的生产方式代替落后的生产方式。

——摘编自李楠《小农经济结构变迁与资本主义萌芽》

材料二  鸦片战争以后,西方列强的经济侵略,摧毁了中国自身孕育的资本主义萌芽,瓦解着中国传统的封建经济,把中国卷入世界资本主义市场。中国面临“千古未有之变局”。

材料三  浙江省温州地区三个重要年份的农业生产发展状况

年份

农业总产值(亿元)

比上年

增长率

财政收入

(亿元)

比上年

增长率

社会消费售

总额(亿元)

比上年

增长率

1979

7.78

14.12%

1.35

66.0%

6.30

42.5%

1993

44.53

8.7%

18.68

54.4%

92.51

36.3%

 

——摘自《中共浙江省温州历史大事记(1949年5月——1994年12月)》

请回答:

(1)结合材料一,指出清朝前期(鸦片战争以前)社会制度的作用主要表现为哪种效应。(2分)结合所学分析造成这一效应的制度和政策因素。(4分)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自鸦片战争后到19世纪70年代以前,中国经济结构出现了哪些变动?(6分)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以上两个重要年份农业发展的相关政策背景。(4分)

 


网友回答

答案:

(1)滞后效应(2分)封建专制制度阻碍资本主义萌芽发展(2分);重农抑商政策;闭关锁国(海禁)政策等。(2分)

(2)自然经济逐渐解体;洋务运动兴起、民族资本主义出现。

(3)政策背景: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在农村废除了人民公社体制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2分)。1992年,中共十四大确定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使中国改革开放步入一个新阶段。(2分)(写出南方谈话有关内容可得1分)

【解析】

试题分析:

(1)结合所学知识,清朝前期中国逐渐落后于时代潮流,封建专制制度、重农抑商政策、闭关锁国(海禁)政策等日益阻碍新的生产力尤其资本主义萌芽发展。

(2)鸦片战争以后,西方列强的经济侵略,瓦解着中国传统的封建经济,把中国卷入世界资本主义市场,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产生。

(3)注意材料中的时间限定词,结合所学知识,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在农村废除了人民公社体制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1992年,中共十四大确定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考点:近现代中国经济

点评:通过对新课改地区近三年高考试题的分析可以看出,“近现代中国经济的发展历程”是高考考查的重点和热点区。考试题型包括选择题和非选择题,选择题多数是材料式,新情境试题特别多,体现对能力的考查;因为本部分内容可以左右联系、上下延伸,今后出材料解析题的可能性仍然很大。从内容上看,近代经济结构变动、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新时期经济体制的变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建设小康社会、和谐社会、民生问题等都是高考考查的重点,特别的对民族资本主义和“中国特色”的经济体制是考查内容的重中之重。

 

以上问题属网友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