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的哲学阅读答案

发布时间:2020-07-29 02:55:2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收藏,有属于人类大群体的,譬如古罗马城、古希腊城、古巴比伦城;有属于人类个人的私藏,譬如一片贝叶经、一部手书的精品,这也只是人类历史残存的吉光片羽。当人类破坏文明时,其速度是迅雷不及掩耳,而千百年后人类悟到其珍贵再重新搜集时,则是何其艰难。失去之后才知道事物之可贵,这可验于对文物的收藏。
  老子说:“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张伯驹先生“费”得高尚,把《平复贴》奉献给了故宫。宋徽宗可以倾一国之力采集花石纲,则费得淫逸无度。宋高宗搜集天下米字,但米字至今寥落。还有王恺、石崇、和坤这些巨贪的收藏,今天安在?唐太宗、武则天搜尽天下王羲之字,今天安在?最大的收藏家无过于帝王将相、世家大族,而他们最容易遇到兵燹。血和火可以销毁一切,使多少人类最精贵的文物光沉响绝、熏歇烬灭。
  什么是收藏的大义?收藏家务必在下手之前慎思之。收藏家的眼光如果只囿于个人的欲望,那他不是收藏家,只是聚敛者。“常善救物,故无弃物”(老子语),这是收藏家的天赋使命,他们是人类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呵护者、守望者。因为有了他们,使人类残留的吉光片羽,得以在新世放出潜藏的辉煌。倘不是罗振玉、董作宾、刘铁云对残甲断骨的收藏,就没有王国维的《殷周制度论》,就没有郭沫若的《青铜时代》,那么殷商的历史至今可能还是一片漆黑。不要轻视任何微末的收藏,否则,人类早已沉埋了千百年的变化沧桑怎会豁然大朗。
  收藏家甚至应有宗教的情怀。佛家所谆谆告诫的“贪、嗔、痴”三病,也正是收藏家引以为戒的。收藏而至于“贪”,可谓格调不高;至于“嗔”则会陷入“有漏皆苦”的烦恼。在我之手与他人之手,如果都有对人类的爱心,那就没有区别,收藏会成为一种至乐。至于“痴”,则是一种心理学上的病变,是一种痛苦的收藏。
  “为而不争”是藏家的美德,“物欲”则是藏家的大敌。拒绝欲望,这应该成为收藏家的座右铭。收藏家应为天下藏,而不为私欲藏,这是一种何等高贵而典雅的品质!
  拒绝金钱对收藏的腐蚀,是收藏家们的天赋使命。要抑制拍卖场的一声锤响所煽动的群体性情绪。拍卖场的主事者,正应是眼光锐利而德高望重者,定以适当价格为上线和下线,才是拍卖的本分。平生最厌听者为拍卖场充满虚荣的呼价和掌声。更可耻者为拍卖前称势在必得,这无疑是命拍卖方找托哄抬,国家的损失在所不计,圆明园两个兽首的购回,就是典型的一例。
  和金钱靠得太近,则与收藏家之大义相去甚远,跟踪而来的是审美境界的消遁。有大境界,方有大收藏;而大收藏不以价钱为目标,于是,我们能到达“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的美妙境地。
  收藏界将成为高士的沙龙、平民的欣慰,再见不到贪婪的眼神,见不到拍卖场的虚荣,见不到奸佞之徒于收藏界上下其手,那么,文明的收藏、文化的收藏将成为世界的主流,这是一种和谐的世界不可或缺的事业和爱好,是所有收藏家崇高而永恒的期盼。(选自范曾《收藏的哲学》,有删改)
1.从原文看,下列关于“收藏的大义”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只有呵护和守望人类的文化遗产,不囿于个人私欲,方能“常善救物,故无弃物”。
B.任何微末的收藏,都能够使早已沉埋了千百年的变化沧桑豁然大朗。
C.收藏家要避免格调低、烦恼多,甚至于心理变态,要做到不贪、不嗔、不痴。
D.收藏家应为天下藏,为千秋万代藏,而不为私欲藏,要有“为而不争”的美德。
2.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人类破坏文明时,速度往往迅雷不及掩耳,但人类幡然醒悟再重新搜集时,是相当艰难的。文物的收藏,就是最有力的证明。
B.虽然帝王将相、世家大族常常是最大的收藏家,“多藏必厚亡”,他们收藏的文物最容易在血与火的洗劫中光沉响绝、熏歇烬灭。
C.拍卖场里的锤响常常煽动着群体性情绪,充满了虚荣的呼价和掌声,奸佞之徒又上下其手,所以真正的收藏家是远离拍卖场的。
D.只有大境界,才有收藏,而且这种大收藏不以大价钱为目标,这样我们才能到达“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的美妙境界。
3.下列对原文中作者观点的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收藏分为人类群体和个人私藏两种,在收藏的过程中,过分的爱惜、过分的拥有都是不正确的、毫无意义的。
B.慎思谨行是收藏家应有的品质,如果只囿于个人的欲望,那么收藏家就违背了收藏的大义,成了聚敛者。
C.“为而不争”“拒绝物欲”是收藏家高贵而典雅的品质,文明和文化的收藏成为世界的主流,正是他们崇高而永恒的期盼。
D.收藏家拥有道家的智慧,佛家的宗教情怀,兼有仁爱之心,远离物欲,才有可能领悟收藏的哲学,走进收藏的审美境界。

网友回答

1.B
2.C
3.A
以上问题属网友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