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里曼丹岛的自然地理特征
网友回答
【答案】 地理位置
加里曼丹岛位于东南亚,属于世界最大群岛——马来群岛的大巽他群岛之中,且处于岛屿东南亚的中心部分,主体经纬度为东经115度,有赤道横穿其中.加里曼丹岛四面环海,海岸线长达1440km.东北部是苏禄海(英文:Sulu Sea) ,东部有苏拉威西海(英文:Celebes Sea)及望加锡海峡(英文:Makassar Strait).南部是爪哇海及卡里马塔海峡(英文:Karimata Strait).西部,北部是南海.
地形地貌
加里曼丹岛的山脉从内地向四外伸展,东北部较高,有东南亚最高峰基纳巴卢山,海拔4,102米.地形起伏和缓,雨量丰沛,多分头入海的大河.森林覆被率80%.农产有稻米、橡胶、胡椒、西谷、椰子等.岛的中间是山地,四周为平原.南部地势很低,成为大片湿地.这个岛印尼占了很大的面积,主要分布在南部地区.
加里曼丹岛位于亚欧板块南部,地质相对稳定,只有南海岸有地震带分布.岛的中间是山地,四周为平原.南部地势很低,成为大片湿地,很少有人进去,但有一些原始部落人住在森林里.加里曼丹岛许多地
方都被原始森林覆盖着,世界上除了南美洲的亚马孙河流域的热带雨林外,就要数加里曼丹岛的热带森林最大了.该岛正位于地球的赤道,气候炎热,这里热带动植物应有尽有,如巨猿、长臂猿、象、犀牛,以及各种爬行动物和昆虫.因此,印尼在这里建有一座世界上最大的热带植物园,园里收集了各种热带植物品种,同时附设了供人参观的旅游区.
植被矿藏
加里曼丹岛属热带雨林带.岛上大部分地区河流可通航,为贸易和商业活动的重要生命线,常常也是唯一命脉.北部岛形趋狭,河流通航里程很少超过160公里(100哩),常常比这更短,故该岛北部腹地在上世纪80世代以前曾长期处于封闭的原始社会状态.赤道气候,炎热、潮湿,全年明显分为两季,10~3月为季风期,其馀为较干燥、平静的夏季.年平均降雨量约3,800公厘(150寸).动植物种类极多,其中包括世界上最大的花(大花草属拉弗尔斯花);猩猩和长臂猿、云豹、象、犀牛和许多昆虫.
有经济价值的矿产资源不多.19世纪初以来,曾有私人对金矿、钻石、锑、镁、石膏和铁矿等进行过小规模开采.汶莱丹戎巴里把板(TanjungBalikpapan)及加里曼丹岛北岸大陆棚上有十多处地点有油田.东海岸开发集中于阿塔卡(Attaka)地区.1958年以来,达图角(西南)已开发铝土矿,西南部有煤矿开采.
一般而言,除少数肥沃的火山地区以外,婆罗洲土地贫瘠.居民主要食物为稻米,另有玉米、木薯、黄瓜、南瓜、原住民小规模种植橡胶,华人居民大规模种植胡椒.婆罗双属树种及糖胶树胶在市场上受到欢迎.沿海地区出口西米、椰子干、卡奇染料(cutch,自红树皮提取)及水产.高地种植烟叶,运销低地地区.现试种咖啡、可可和大麻.
气候环境
加里曼丹岛属于热带雨林气候,盛行赤道气团.平均气温24-25℃,赤道在岛中间穿过,若以赤道将婆罗洲岛分南北二部分,会发现面积刚好差不多.虽然在赤道上,却不干燥,连降雨量最少的地区Sangkulirang,年降雨量也有1625毫米.每年11月到次年3月是降雨多的月份,7-8月少雨.依统计,越往岛的东部,降雨量越少;内陆地区的降雨量比沿海地区多.
河流分布
自古以来,加里曼丹岛内陆地区的交通主要靠河流运输,有些内陆地区河运更是唯一对外交通方式.婆罗洲岛北部的河流可通航里程很少超过160公里,许多河运不通的内陆地区仍与现代社会隔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