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中有哪些有名的语句?
网友回答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2、子曰:“巧言令色,鲜仁矣.”
3、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4、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5、子曰:“不患人之不已知,患不知人也.”
【译文】 孔子说:“不怕别人不了解自己,只怕自己不了解别人.”
【注释】患,担忧、害怕.人,指有教养、有知识的人,而非民.
6、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译文】 孔子说:“《诗经》三百篇,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它,就是‘思想纯正’.”
【注释】诗三百,诗指《诗经》一书.此书实有305篇,三百只是举其整数.蔽,包括,概括的意思.思无邪,此为《诗经•鲁颂》上的一句.此处的“思”作思想解.无邪,一解为“纯正”,一解为“直”.
7、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译文】 孔子说:“我十五岁立志于学习,三十岁能够自立,四十岁能不被(外界事物所)迷惑,五十岁懂得了天命,六十岁能正确对待各种言论而不会觉得不顺,七十岁能随心所欲而不越出规矩.”
【注释】有:同“又”.不惑,掌握了知识,不被外界事物所迷惑.天命,指不能为人力所支配的事情.耳顺,对此有多种解释.一般而言,指对那些于己不利的意见也能正确对待.从心所欲不逾矩.从,遵从的意思;逾,越过;矩,规矩.
8、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
【译文】 孟武伯向孔子请教孝道.孔子说:“对父母,要特别为他们的疾病担忧.(这样做就可以算是尽孝了.)”
【注释】孟武伯,孟懿子的儿子,名彘.武是他的谥号.父母唯其疾之忧.其,代词,指父母.疾,疾病.
9、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译文】 孔子说:“在温习旧知识时,能有新体会、新发现、就可以当老师了.”
【注释】温故而知新:故,已经过去的.新,刚刚学到的知识.
10、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译文】 孔子说:“君子合群而不与人勾结,小人与人勾结而不合群.”
【注释】周,合群.比,音bì(第四声),勾结.小人,没有道德修养的凡人.
11、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译文】 孔子说:“只读书学习,而不思考问题,就会罔然无知而没有收获;只空想而不读书学习,就会疑惑而不能肯定.”
【注释】罔:迷惑、糊涂.殆;疑惑、危险.
12、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译文】 孔子说:“仲由,我教给你怎样做的话,你会明白吗?知道的就是知道,不知道的就是不知道,这就是智慧啊!”
【注释】由,姓仲名由,字子路.生于公元前542年,孔子的学生,长期追随孔子.女,同汝,你.
13、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
【译文】 孔子说:“一个人不讲信用,是根本不可以的.就好像大车没有輗,小车没有軏一样,它靠什么来行走呢?”
【注释】輗,音ní,古代大车车辕前面横木上的木销子.大车指的是牛车.(2) 軏:音yuè,古代小车车辕前面横木上的木销子.没有輗和軏,车就不能走.
14、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孰不可忍也!”
【译文】 孔子谈到季氏时说:“他用六十四人在自己的庭院中奏乐舞蹈,这样的事他都忍心去做,(那么)还有什么事情是不可以狠心做出来呢?”
【注释】季氏,鲁国正卿季孙氏,即季平子.八佾:佾音yì,行列的意思.古时一佾8人,八佾就是64人.据《周礼》规定,只有周天子才可以使用八佾,诸侯为六佾,卿大夫为四佾,士用二佾.季氏是正卿,只能用四佾.可忍,可以忍心.一说可以容忍.
15、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
【译文】 孔子说:“早晨得知了(为仁之)道,就是当晚死去也心甘情愿了.”
16、子曰:“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
【译文】 孔子说:“君子思念的是道德,小人想念的是乡土;君子想着的是法制,小人想着的是恩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