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文,回答问题。气温变化的利与弊 ①人们在日常工作生活中,对环境温度升降1℃,似乎不太关心,但是气象经济学家发现,气温变化1℃,不仅事关全球气候变化,还跟经济发展,特别是农业生产息息相关。 ②美国气象学家对全球平均气温变化1℃的评价是:气温上升1℃,经济效益也跟着上升;气温下降1℃,经济效益也跟着下降。世界平均气温下降1℃,全球产值就减少70亿美元。 ③气温变化1℃,对农业生产有着更惊人的影响。……例如,我国著名商品粮生产基地——东北地区,若当年平均气温出现了“凉夏”,则粮食肯定减产200亿至300亿斤;反之,若出现了“热夏”,则粮食可多收几百亿斤。 ④气温升高1℃虽然会使农作物增产,经济有所增长,但是气温升高所带来的环境及社会问题也着实令人担忧。 ⑤联合国有关机构最新报告预测,假若全球温室气体减排计划得不到有效的实施,21世纪全球的平均气温将上升1.8℃至4℃。如此下去,人类总有一天会掉进自掘的“热陷阱”里而不能自拔。 ⑥专家预测:到2030年,中国海平面可能上升1厘米到16厘米,黄河三角洲、长江和珠江三角洲等地区洪水泛滥的机会增大,风暴潮的危害也会加重。…… ⑦德国刑侦专家也研究发现,每年3月犯罪率开始上升,到7月至8月可达顶峰,9月开始下降。统计分析:每次气温升高1℃,犯罪率上升15%;气温达到37℃时,碰到红灯待停时间长,司机间争吵的概率比气温32℃时高出30%以上。 ⑧近年来,全球变暖问题已经引起了全世界的极大关注。相信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环保意识的不断增强,经过共同的努力,一定能够守护好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真题回放]1.选文采用了哪种说明顺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过度排放导致全球变暖,请你提出两条应对全球变暖的措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网友回答
答案:解析: 参考答案:1.逻辑顺序 2.措施:减排工业废气和汽车尾气,建人工湖,植树造林,开发新能源,控制人口增长,等等。 思路点拨:第一题考查对说明顺序的把握。从说明的对象上分析,这是一篇探究“气温变化”的“利与弊”的事理说明文。本题要求分析本文的说明顺序,文中“到2030年”、“近年来”等表示时间性的词语,往往让学生误认为是时间顺序,但明确文章内容后,就会发现文中一些说明事物内在逻辑的词语,如第①段中的“但是”、“不仅”、“还”、“特别”以及第⑦段中的“也”,第⑧段中的“已经”等,可以看出,这篇文章是采用逻辑顺序来说明的,阐释了地球变暖有何好处和害处的事理。 第二题这类开放性试题,它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这就要求考生在充分理解文章内容的基础上,紧密结合自己掌握的科学知识,用精炼的语言表述出来。解题只要符合题意即可,但解答时,答案重点最好侧重于自身行为。